越是遭别人嫉妒,这时候,只要有一家说自己的大花旦好,另外的九家便一齐攻击造谣,把这一家压制下去。另一家说自己的大花旦好,那九家一齐反驳羞辱他,最后,大家都急了眼了,揎拳撸袖,有些要动武行的意思了。
一个老诚的便解劝道:“兄弟们,莫要争了。今日之事,老朱既然做出了这般没羞耻的事,舟到中流,安可下哉?欲要一家独占这剧本,怕是不成了。少不得各家都算些股份,都有些赚头,才是道理,是不是啊?”
众班主们俱都不语,心中都是一样的心思,若是自己不能独占这剧本,只好合股投资,也强过了被踢出局去。
这老诚的看了看众人的神色,便又继续说道:“若是合资出品,这大花旦最是重要的角色,自然要在各家班底里公选一个最能服众的花魁娘子。依老朽之意么,非是莺莺大姐家的静萱妹子莫属了,诸位兄弟们可服气么?”
众人们又是不语,但却都暗暗点头,若是平心而论,再也没有强过静萱妹子的,不过,这话儿,却无论如何是说不出口的。
莺莺大姐心中得意,嘴里却连连说道:“好兄弟,你快不要羞辱我了。静萱这个小丫头,相貌又丑,身子又懒,嗓子又哑,怎么扮得好金城公主呢?花魁娘子嘛,还是另选一个吧。”
众人叹道:“若是静萱妹子又丑、又懒、又哑,天下便没了佳人才女了。”
那个老诚的,故意夸赞伍静萱,原是想要转移众人的注意力,不要凭白的吵架动手,伤了和气。所以,看到自己的计策成功了,微微一笑,便不再多说什么了。
……
列位看官,行文至此,说书人不得不注释一下。这个故事呢,莺莺大姐是亲身经历的,事后,回到绮春院以后,讲给伍静萱众姐妹们听,莺莺大姐是个乖巧会凑趣之人,没本钱讨人欢喜的投机买卖是一定要做的,当着伍静萱的面,把众人们推崇伍静萱的情意都绘声绘色、似一团绵绣一般的讲给伍静萱听,伍静萱都不好意思了,闹了一个大红脸。所以,伍静萱虽然不是亲历者,但对此事的始末却知道得十分详细。
不过,现在,却是伍静萱把这个故事当做趣闻讲给李文与周老师听,所以,关于这一节,伍静萱就略过不谈了,这也是伍静萱为人忠厚诚谨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