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军的便是了。琴棋书画、占卜星宿,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却又最是擅长书法之道。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论到书法一道,再没有强过这个王右军先生的了……”
说到这里,朱老儿竟然尖声大笑了起来,笑声里充满了轻蔑与嘲讽之意。
若甫师爷不悦,道:“朱老先生,这个故事有什么不对么?”
“天下奇闻,原来隋末唐初之际,有个名字叫做王右军之人,仍是江南第一大才子,书法之道,古今一人。呵呵,小老儿读书不多,竟不知道世上有此奇闻,领教,领教。”
若甫师爷脸上微微一红,道:“东翁大人便是这样讲的,东翁大人中过举人,王上钦点过状元的,学问还不如你么?东翁大人知晓之事,自然是你所不知的。”
朱老儿冷笑一声,“既然如此,就请甫翁继续讲吧,我想,后面的情节还会更有趣,不听下去,太可惜啦!”
若甫师爷定了定心神,继续讲下去,“又不知过了凡几数十百年,出了一个大英雄唐太宗李世民皇帝,凭一杆哨棒打下八百座军州,统一天下……”
朱老儿不怀好意地问道:“甫翁,你确定是李皇帝吗?不会是赵皇帝吗?”
甫翁有些心虚,拿不定主意,但却不肯露怯,便说道:“在这个故事里,终究是李皇帝,还是赵皇帝,又有什么区别呢?总而言之,这是一个也很喜欢写字儿的好皇帝便是了。”
朱老儿点头,道:“不错,伯乐相马,岂在皮色。甫翁,请你继续讲,这个故事越来越有趣了呢!”
“赵皇帝举天下之力,收集全天下的碑拓法帖,终日观摹临池不倦,这一日,读贴已毕,长叹一声,说道,‘联观天下书法多矣,无过王右军者。朕有所闻,右军书法之妙,无过《兰亭序》者,可惜毁于战火,后来之人不能一睹前贤风采,可不哀哉痛也。’这时,朝中有一位学问渊博、文彩风流的年轻小臣,名字叫做褚遂良的便是了,听了皇帝的感叹,出班奏道:‘《兰亭序》尚在人间,陛下若欲观之,亦非不可。’
“皇帝大喜,说道,‘朕岂徒欲观之而已,朕欲取之,褚爱卿可有良策乎?’”
听到这里,朱老儿颇感无聊,不想再听下去了,打了一个大大的呵欠。
文案师爷继续说道,“不料,听了皇帝这话,褚遂良立即放声大哭了起来。赵皇帝大惊,连忙问道:‘褚爱卿,你若能办此事,朕不吝重赏,必有报答。你若不能办,朕另委高明,亦不责备于你,爱卿痛哭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