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分封必乱
所谓封建,就是由君主分封国土给王室或功臣,而且可以世袭,受封者在封地内享有统治权,这是实封。
另外还有一类是虚封,不给封土,只封给贵族封号、俸禄和特权,两种都叫做分封制,今日探究的主要是实封。
而郡县则是由中央把国土分成郡和县,任命郡守和县令去治理,而且有任期,不世袭。
周朝是典型的封建制,那么,秦朝就是典型的郡县制。
蒙稷知道,要论历史发展,从封建到郡县,是一个必然过程,不过这其中的利弊反复,就是一个两千年经久不衰的话题了,常有人说秦之速亡与不分封有关,以此为开端,曾经在后世引来无数争议,朱多谢学者真多这个问题张开国旷日持久的论战。
蒙稷重生于这个时代,他站在这个历史拐点上,心里思考的却不是如何替大秦想一个万全之策,而是如何利用这个最好的历史节点将最适合的国家政策带到这一世。
无疑,郡县制度是要比封建制度先进一百万倍的,只有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才是最有凝聚力的,大一统的国家形态才是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形态,在大秦之后的历史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前一世的历史,大秦在三世子婴的手上灭亡,大秦推翻之后天下并没有安定,秦亡之后,各路义军拥戴楚怀王为共主,灭秦后,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自封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
当然,各路义军拥戴的楚怀王后来被不讲武德的项羽给灭了,再后来,项羽和刘邦展开了楚汉争霸,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争霸最终在垓下之战以刘邦胜利而结束,之后刘邦开始称帝,大汉时代来临,不过大汉在政治上却是一次倒退,因为他们采用的是封建分封制。
刘邦为了稳固刚平定的天下,大封诸侯,分封功臣,为燕王臧荼、韩王信、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赵王张骜和长沙王吴芮,当然了,当然了,这里的韩王信和韩信是两个人,那个时刘邦手下有两个韩信,也都被封过王。
刘邦是个狠人,也是个足够不要脸的君王。刘邦实行分封,不过刘邦更相信同姓王,也就是所有的封王都是刘氏一脉,为了提防这些异性王,刘邦斩白马起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汉朝初期实行的分封制和周朝时期的分封制还有所不同的。汉朝实行的分封制是郡国并行制,就是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实行,是汉朝取代大秦之后进行的制度优化。
人才济济的大汉朝吸取了秦朝郡县制的弊端和教训,秦朝的郡县制虽然能够有利的实现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但是刚开始的郡县制是有不少弊端的,过度集中会导致政治体制运行不善,比如出现个人专权的情况,如赵高的“指鹿为马”。因此大汉朝将秦朝的郡县制和分封制进行了一些调和。这措施很想刚刚祭酒所讲的“一国双规”
让分封的诸侯国和郡县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