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士兵配属的盔甲这么多,你总不能让士兵穿着几十斤的盔甲走一天吧,实际情况下,大多时候的行军士兵们都是不穿盔甲,这些东西一般都是放在马车上,等遭遇敌人的时候才会紧急分发并穿戴。
想要保持新标军的战斗力,这每天消耗的物资众多,而且行军的时候如果还想要保持机动力和战斗力,那就需要数量更多的辎重部队,这意味这更多的马车,更多的骡马,更多的粮草消耗……
这可是极为庞大的负担。
如果想要减轻负担,那么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沿着河流打仗了,各种物资消耗,成本开支瞬间能降低一大截。
这,说的还只是新标军,而伪周贼军那边的物资消耗更大,对后勤的压力更大。所以,他们对河流湖泊也更加依赖。
对此,新标军的将领们基本都能理解并体会,这也是之前明军一直沿着武昌,九江,安庆,金陵城布防的缘故,其战略目的一直都是想要充当桥头堡,切断长江航运。
但是很可惜,之前都失败了!
现在的镇江,邱家裕也不觉得能够成功,这地方的地形过于一般,城墙防御工事也就那样,很难扛得住贼军的重炮轰击的。
所以,前段时间邱家裕和幕僚们商议过后,决定把下一阶段的战略重心转移到扬州去是。
江南是保不住的了,但是江北却是要守住,而要守住江北,重点是要切断贼军的河运补给通道,也就是淮河和运河。
如此一来,扬州这地方的战略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
为此,最近一段时间里,邱家裕已经开始在扬州那边部署大量的火炮,并发动民夫构筑各种防御工事,尤其是防炮工事。
贼军的重炮太强,这防炮工事要是做的不好,守起来会非常难的。
此外,重建中的督标右军也是被他调到了扬州。
督标右军在宣城战役覆灭后,根据张国维的命令在淮阳一带负责重建,而新任督军则是淮阳兵备副使冯文林,这人以前是邱家裕的下属。
张国维战死之后,这重建中的督标右军自然也就落入了邱家裕的掌控之中。
但是这支还在重建中的督标右军,哪怕是通过紧急募兵了,但是一共也没募集到足够兵力,现在也就那么两千多人而已,并且是清一色的新兵,很多士兵连火枪都不会用呢。
战力堪忧!
但是好歹这也是目前江北扬州等地仅有的一支新标军了。
后续的话,邱家裕是准备撤退,再把自己的嫡系的后军带到扬州去,这样才能守得稳。
而这两支目前归属他统辖的新标军,兵力也就大几千,后续就算持续扩军的话,短时间内估计也就万人规模。
但是枪炮不多,训练日短,战力方面肯定一般般的。
而实力不足,也是邱家裕早早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