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培养人才外,郭东岩还需要奠定其他制度,以培育良好的技术研发创新的社会氛围。
前期主要是设计官方研究机构,教研研发机构,官办企业的研究机构。
这种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今大周王朝内,除了若干官方研究所以及三大理工学院内的研究机构外,很多企业,尤其是官方控制的官办大企业,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研究机构。
比如目前周王朝内最重要,规模最庞大,技术最先进的汉阳兵工厂,它可不仅仅是生产基地这么简单,同时还负责新武器研发,测试的工作。
再比如大冶钢铁公司也有研发部门,主要是研究如何降低成本,加大产能,提高质量的炼钢铁,此外他们还有特殊金属研究所,专门研究各类合金。
各官办研究机构,教研研究机构以及官办企业内的研究机构,已经成为了目前大周王朝里主要的新技术研发机构。
但是这种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那就是现在大周王朝官方各类机构或企业的研究项目以及成果,都是偏向于国防技术。
这也是目前大周王朝的现实所导致的,毕竟现在周王朝最重要就是打仗了,各种项目经费基本都是来源于军费,而既然来源于军费,人家军方可不就是为了得到更好的武器装备嘛。
因此研发的各类新技术往往都是一些军用技术,哪怕不是军用技术,但往往也和军用技术有关系。
就拿最典型,也是影响最大的民用产品发明飞梭织布机来说,这玩意是军方内的军械机构研发的!
最初目的其实不是为了搞什么纺织业,纯粹是军方为了降低军服、被服、帐篷等各类军用官纺织用品的成本。
所以当初一群穿着军服的军械部技术军官琢磨了一番后,把注意打在了提高织布效率上,然后折腾了一番,加上了郭东岩的一些指点后,这才搞出来飞梭织布机。
最早这东西可是用在兵工厂内部的被服厂上,用来生产军服、军用被服、帐篷等各类军用纺织品上的。
后续官员制服,巡警制服等各类官方制服上也是陆续用上,到最后,才逐步流传到外头,然后引起了民间纺织业的重大进步。
其他的众多技术,包括很多机械设备,尤其是各种乱七八糟的车床,你可别以为这些东西是机械行业搞出来,那都是兵工厂内部的机械厂搞出来的,目的很简单很纯粹,就是为了更快,更好,更廉价的制造枪炮盔甲刀剑长矛等各种武器装备以及弹药……
是到了后来,发现这些机械设备也能用在其他产业上,这才逐步转化为民用产品。
如此,也才有了后续襄阳机械公司从襄阳兵工厂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机械公司。
襄阳机械公司,其前身是郧阳兵工厂下属机械分厂,再往前追溯的话,可以追溯道凤鹤山时期的兵工厂机械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