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时周军还要在浙江地区作战,还需要构筑跑带,打造海军和郑芝龙所部打,每个方面的物资和钱粮消耗也是极大。
因此这个时候的周军,实际上已经是没有在江北地区发动超大规模进攻的物资储备了。
没有物资储备,这还打个屁!
因此拿下江南后,一直到现在的冬天时间,这中间几个月里,周军都表现的非常平静,基本上把所有精力都是放在了整编部队上,重新积攒物资上来了。
而明军方面,虽然不知道周军方面的物资储备情况,但是他们多少也能判断出来周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再加上有郑芝龙所部封锁了扬子江,所以他们也是利用了这一段难得的战略缓冲期恢复视力,以构筑江北两淮防线。
而谁都知道,现在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而已,一旦等周军积攒出来大量的物资,那么就是下一轮大战的爆发之时。
而到时候,明军能否守住两淮地区,也是个未知数。
至少,崇祯自己对此就比较担心。
贼军之强,不能用常理度之。
不过现在的江南督师,乃是崇祯亲自从广东调来的熊文灿,这人有个特点,那就是他郑芝龙很熟,之前郑芝龙之所以答应张国维出兵江南抗贼,也是受到了熊文灿的影响。
没有熊文灿的劝说,人家郑芝龙还不一定会答应呢。
张国维战死后,明王朝需要一个重量级大臣来继续支持江南战事,朝廷的大臣们反复讨论后,最后调了之前长期在长江,福建一带为官的熊文灿。
至于理由嘛!
也没多复杂,除了其他乱七八糟的因素外,人家崇祯就指望着他能够把郑芝龙的更多军力带到江南来。
再不济,也得让郑芝龙把扬子江给彻底封锁了。
然后再利用熊文灿和郑芝龙,乃至和澳门葡萄牙人都比较熟悉的关系,再弄来一大堆的枪炮。
这江南督标,总归是要重建的不是,要不然这么守住江北。
如今只剩下一个江南督标后军大几千人,其他几个军几次重建,都只剩下空架子了。
熊文灿上任后,声势挺大的,第一时间就是强势重建江南督标,募兵数万,大规模购入枪炮等等,只不过时间尚短,经费奇缺,这战斗力不咋地。
如今江北地区的防务,实际上靠着四拨人再支撑这。
一波是凤阳巡抚率领的凤阳抚标为核心的凤阳兵。
另外一波则是邱家裕所部,主力是前江南督标后军以及其他江南督标的残部,嗯,这些兵力现在统一整编为应天抚标了,然后还有一部分扬州,淮安地区的地方兵力。
还有一波则是从外地调来的增援兵力,有山东兵,有广东兵,有北直隶兵也有边军,然后一批是从陕西增援过来的兵力,这些兵力里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