柄上增加一根拉绳。
然后在屋子的北墙开一个口子,让拉绳沿洞口伸出屋外。
这样,宫女太监就可以在外面通过拽动绳子扇风。
原理类似老式电影放映机。
除了扇子。
古人还为自己做了别致的“空调房”。
他们利用冷水循环,水车送风。
这种以水降温的凉殿,便是皇宫中另一种消夏方式。
根据《唐语林》记载,唐玄宗有一座为夏日避暑专设的凉殿。玄宗座位后方立着一轮水车。
通过水车转动,将清凉的水送往屋檐。
水流顺势而下,形成一道人造的水帘。
人们借水汽送来凉意,驱逐闷热。
而平民百姓想要享有凉殿不太现实。
于是,老百姓们发明了凉棚。
凉棚纳凉的原理是避免太阳直射。
人们用席子做棚顶盖在竹竿上。
在房檐上或者院子里搭盖出一个高高的遮阳罩。
把屋顶和院子罩起来,不让盛夏的阳光直射到墙壁上。
这样外墙不容易晒透,院子里的地面也不会很快升温。
凉棚的棚顶是可活动的。
到了晚上,可以拉动绳子打开顶棚。
实现透光透风。
当然除了李宽想到的以上这些古人纳凉的方法之外。
也可以像李宽这样。
心静自然凉。
不过。
李宽现在全身都被汗水打湿了。
可见这个“心静自然凉”的方法,不管用啊!
天气如此的炎热。
李宽又如何静的下来呢?
李宽这一下子。
就想到了许多种纳凉的方法。
这些方法全是大唐后面的朝代才拥有的。
就算距离现在,最近的纳凉方法。
也是在大唐灭亡的时期才会出现。
虽然李宽,想让这些纳凉的方法提前在大唐出现。
可是李宽一想到,之前自己一直咸鱼的形象。
自己可不能亲自把这些方法说给大唐的皇帝国听啊!
这样的话,自己之前一直保持的咸鱼形象不就毁了吗?
自己可不想当皇帝,表现那么好干什么?
大唐的太子是高危职业。
大唐的皇帝也不好当。
“真是够头疼的啊!”
李宽敲了两下自己的脑袋瓜子。
有了众多的纳凉之法,自己却不能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