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初入桃源

作者:蛛丝祃迹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物,桃、竹、桑。

桃树,在古代有着辟邪的意义,能吓退恶鬼,比如桃木剑。

桑树生命力极强,古人认为墓靠着桑树能庇佑后代。

竹,则是在人死后一般都会放几片竹子在最下面。

还有诡异的,他们在里面过了五百年左右隔绝的生活,还能跟外人穿的一样,从他们不了解外面的世界里能看得出来没人出去过,那怎么可能?

莫非是寿衣?

且这么多年等于都是近亲产物了,既然没有一个畸形儿?

从生物学角度来说都不可能。

最后,所有人都找不到那个地方,就一个隐士高人去了以后回来就死了,那他找到没有?

是不是被吓到了或是感染了?

这些地方如果连起来都指向了一个可怕的事实——所谓的桃花源,其实就是死人的所在!!!

陶渊明作为一个著名文人,其开创了田园诗派,渴望的是宁静、自由、祥和的生活。

可惜的是他生活在东晋,熟悉历史的都知道,那个年代跟这几个词完全沾不上边。

这篇‘散文’成于公元421年,他已经57岁了,已是多次辞官,那年正好是宋武帝刘裕称帝的第二年,陶渊明实在见证了太多。

北方异族战乱不休,南方也没好到哪里去,权臣拥兵自重,多处民乱,皇室跟门阀之间争夺权力,再到刘裕一路的杀伐,或许在陶渊明心中,唯有那片沉寂的墓地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称得上安宁吧。

这一路我发现了桃桑竹,并全部做标记。

等到半山古墓的时候,我就觉察到一些蹊跷。

我所做的标记冥冥之中像一个字,于是,我试着把这个字写完,最后的树洞就是进入桃园村的入口,而那个字,就是——“死”。

换句话说,来桃园村者,出桃园村者,都会死。”

“老天,这都能被你推理到?可我们是来调查死者身份的,绝不能死在这啊!还有,如果这里村民起冲突,恐怕…”石剑担忧道。

“不会的,”伏城说:“从一路的轨迹看,玻璃,沥青,油漆,这里有现代文明的气息,显然,村子是有人接受,或者被引导过外界文明。

走吧,我饿了。”

众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