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祎意兴阑珊地退出了电脑。
有了太祖的视角,陈祎发现了一个一直以来都被自己忽略了的问题:自己脑袋里的那台电脑,到底是神马玩意?
虽然系统自己说只是提供给自己用来看“祭品”资料的,可刚才,这玩意儿兼容了“太祖的大局观”以及“家和万事兴”,很显然,事情没有系统自己说的么简单……
不过,修了一百多年“苟仙”的陈祎,早就养成了好习惯:将很麻烦的事情暂时搁置到一边。
抬手看了一下时间,已经五点多了。
起床,围着村子跑步,三圈下来,只有一个感觉:年轻真好!
天逐渐放亮了,小山谷里也渐渐地恢复了生气,鸡鸣狗吠,牛吼猪叫。
没过多久,村间的小路上也有人行人,全都是打算趁着清凉先收获一阵子的。
陈祎回到家时,老爹老娘已经准备好了行头,正准备出门。
“这么早你去哪了?”
陈祎摸了摸鼻子:“睡不着,转了一圈。”
老娘周长宁笑着递过一副手套:“去山上收花生……”
陈家沟的耕地大都是山地,眼下很少有能使用机械的,只能靠人工。
中秋的晨露已经带上了一丝寒气,沾到裤腿上,很快就能让人体会秋凉。
到了地头,老爹陈德清吐了口唾沫在手上,抡起三爪的镢头,刨开了靠路边的几株花生。
尽管老陈家的“大.地球修理术”是祖传的,可很显然陈祎并未修炼到家,就算在任务时当过数年农民,也只是跟传统农民不沾边的果农。
老爹在前面抡镢头,陈祎和老娘则跟在后面收拾花生植株上的土和塑料薄膜。
在房价还只有四位、甚至是三位数的时代,陈祎他们家的花生,只是油料作物,还没被赋予赚钱的属性。
而被选作种花生的地块,虽然不是最肥沃的,可却也是最适合花生生长的沙土地。当然,这样的地块,收获起来,也比较轻松。
没有需要搞钱的紧迫,因此陈祎老爹陈德清也没太着急收获,刨几十下,就会停下来歇一阵子。
而陈祎则埋着头,一边处理花生,一边整理思绪:多出来的那六十多年的记忆,需要仔细地梳理。
太阳升起来了,露水慢慢地开始消散。
陈德清看了一眼躺倒在地里的花生,回头看了看陈祎的老娘周长宁:“老周,要不早晨就刨这些?”
“也行!”
陈德清随即扔下了镢头,跑到下面还是一片翠绿的花生地里,摘了两个自家种的西瓜。
“儿子,吃西瓜吗?”
看着自家老头耍宝似的拍着西瓜,陈祎摇了摇头:“中午再说吧!”
“也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