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从吾赴国难者,非忠孝也!

作者:湘小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后跪地还礼道:“靖此番若得不死,必募来兵马,缓解京城压力!”

“如此就拜托杨爱卿了。”朱允炆一脸的感动,忙将其扶起,拍着他的衣袖道:“朕马上写一道密旨交予爱卿,爱卿可便宜行事。”

徐辉祖见事已至此,也只得叹了口气,下令开城掩护梅、杨二人突围。

……

就在梅殷、杨靖被人掩护突围的不久之后,朱柏也已率领李尧、李天佑、武延光、叶信、陈晖、徐茂、魏志勇、王佐、黄芳等将,率三十余万人马从赣鄱一路攻占长江沿岸的朝廷府县,来到了南京城南面的溧水城。

……

“陛下召天下勤王兵马救援京城,我们好容易才募得兵马至此,京城之中却不知我等率军已至,如再贸然前进,恐被叛军击破。”

溧水城兵营,杨靖和黄子澄正在军营商量着兵马的行止。杨靖也是突围的时候才发现,被贬为庶人的黄子澄居然也奉了皇帝的密令南下募兵,当时的心情杨靖简直不能用言语形容。

杨靖这才发现,黄子澄这哪里是罢官,先前皇帝只是做做表面功夫而已。

杨靖这倒是真的有些冤枉了朱允炆,黄子澄的起复跟朱允炆确实没有多大关系,这一切都是马皇后的意思。不过朱允炆两口子商量的事,杨靖又如何能够得知?

总之,杨靖只能被迫与黄子澄搭起了火……

黄子澄这段时间在家中赋闲,也算是有时间对当前的战略形势有着认知,简单的来说,就是终于清醒了一些,募兵的时候倒也没跟杨靖争吵起来,维持了表面上的和睦。不过他可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反而更加认定杨靖立场不坚定;湘、燕二藩太狡猾,蓄谋已久。当初自己的手段还太过温和,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局面,导致自己愧对圣恩。

这也是黄子澄敢于跟随梅殷突围,南下募兵的原因,他只感觉当初自己太顾及名声了,下手不够狠。卧薪尝胆一段时间的黄子澄倒是真的脑子会转弯了。

突围的时候杨靖对朱允炆的话,也是募兵前来“缓解京城压力”,所有人都知道新招募起来的新兵跟身经百战,战力强悍的湘军是没有任何可比性的,更何况在没有精良兵甲的情况下。

此刻用皇帝的圣旨,招募起来的两万人马,手中的兵器、盔甲都是非常破损的地方库存装备,很多士兵甚至都只有皮甲,没有兵刃……

这样的兵马,别说单独面对湘军取胜了,真到了战场上会不会自己崩溃都是另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等梅殷带领两淮兵马前来,互通消息,力争协同行动,在南京城外形成配合,用里应外合的三面夹击战术彻底击败朱久炎。

所以,他们这一路行来,从经常性地翻山,远远地避开了湘军的斥候,尤其为了避开沿途可能有的湘军兵马,他们甚至不惜艰难跋涉穿越湖泊河流之间的泥沼区,迂回绕到了南京南面的溧水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