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迂回曲折的行军路线,加上湘军连续扫荡京畿周边的府县破坏朝廷的驿传系统,齐、黄二人已经很长时间得不到各方面的情报了,京城的局势到底如何,只能通过路上的汹汹传言加以猜测,至于梅殷到底有没有召到两淮的兵马,梅殷现在到了哪里,他们二人更是一无所知。
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情况,杨靖哪里敢放黄子澄贸然向南京靠拢?好不容易募集到的一支比较成规模的勤王军,可不敢让黄子澄带着去送死。
“我军应该固守于此,待我带人突破叛军的包围圈,跟京城取得联系之后,依梅大人的两淮勤王军和京城中的状况,再来定兵马的行止。”
杨靖非常严肃地看着黄子澄。他不能不在自己临行之际严肃郑重地叮嘱一番。黄子澄什么德行,他十分清楚。
他对黄子澄是十分不放心的,自己在的时候还好,身份同等,还能压得住他,可是自己是要进南京面见朱允炆请示机宜的,如果那时候被湘军发现,杀过来,这支好容易才招募起来的勤王兵马就全没了。
虽然这里距离朱久炎兵营尚远,但是也难保不会侦知行踪,一旦朱久炎获知南京周边有这支勤王军的存在,而梅殷所部和南京守军又无法牵制住朱久炎,让朱久炎腾出手来的话……
杨靖当然知道黄子澄是个不怕死的,因为在突围南京之前,听说黄子澄已经就召集了他的妻儿们话别,无论是对跟随他几十年的妻子还是所有的儿子,黄子澄都是一句话——“吾此行必奔国难,尔等不从吾赴国难者,非忠孝也!”
这样的话别,忠义是够忠义了,感人肯定也是很感人的,但是不嫌太不吉利了吗?而且任务还没开始就抱着死国难的心思,真的是好臣子吗?
自己慷慨赴死不要紧,要求妻儿从死也算是黄家的家事,但是这样一心求死只会毁了这支勤王军的!
对于向来脑子缺根弦的黄子澄,杨靖自然是不放心的,可是带兵冲阵进南京联络的事也只能自己去办,杨靖此刻只有两个期望,一是黄子澄能将自己的话听进去一回;二是自己的运气跟上次一样的好,冲击的是湘军围城的薄弱之处,能够顺利入城。
不过看着黄子澄表面上点头而应,实则不以为然的模样,杨靖就知道黄子澄多半又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在心中暗暗地叹了一口气,杨靖终于还是收住了话头,毅然挥别了众人,带领一小队骑兵朝着南京奔去。
黄子澄若是不听自己的告诫,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杨靖只能让自己多辛苦一点了,这一趟若是能够顺利进京,一定要快去快回,争取用最快的速度将联络定计的事情办妥,让朱久炎不至于这么快就有所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