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钱来。
一名公卿提议,要不撤了北边的赠医施药。
鲁阳被屠,但几十万人总有幸存的,将瘟疫带了出去,然后....大瘟疫不出所料的爆发了。
扶风侯联合下游诸国设立重重关卡堵了所有难民南逃的路,却也在北边设置了救济点,给难民赠医施药,以及食物,约束秩序。
御医扔过去好几个,连离开昆北后坐船到扶风国打算做海船去青州的长桑君也被扶风侯给扣了下来扔到北边。
大抵是从长桑君的身上得到了灵感,扶风侯又派了不少人去抓距离不算远的名医们。
虽然此事让扶风侯得到了仁慈的名声,但....真没多少实惠,反倒是国库更穷了。
若是撤了,那就腾出一笔钱来了。
支着额头倚在案上的扶风侯闻言冷笑。“谁给你的自信瘟疫完全失控后位于漓水最下游的我们能免池鱼之殃?”
若是战火也就罢了,把守好关隘,把防线拉好的确可能置身事外,但瘟疫这东西....一旦完全失控,扶风国不是可能遭殃,而是一定遭殃。
她不知道现在在北方的救济点都很烧钱吗?
问题是现在不烧这个钱,以后想烧都晚了。
北边的方国都不想烧这个钱,她能怎么办?
还真以为她是为了劳什子仁君的名声?仁君这俩字确定不是骂人的?礼崩乐坏,令出诸侯甚至出大夫后有哪个仁君是有好下场的?
相邦安抚了扶风侯与公卿两句,将氛围给缓和了后建议都想想还有什么来钱并且不费时的法子。
答案自然是没有。
最后还是扶风侯表示事情放手去做,钱她来解决。
众人诧异,海堤里填进去的不仅仅是国库,还有扶风侯的国君私库,搞得扶风侯自己的生活都相当拮据。也幸好扶风侯没有后宫要养,甚至在濁山姮出生后她连侍寝的情人陪侍也都打发了,不然就很尴尬了。
不由猜测扶风侯是否想找濁山国借钱。
在公卿官员们散了后相邦纹丝不动,等人走光了才委婉询问扶风侯是不是想找濁山国借钱。
你之前为了筹粮对付盗趾已经欠了很多钱了,虽然最后没用上,但也没浪费,用在了海堤和军粮中。
可粮食是没浪费,但钱也同样还没还上。
国与国之间欠得太多并非好事。
哪怕濁山姮与扶风侯是母女,这种单方面欠太多的情况也容易出事。
当然,若是扶风侯准备撕破脸老死不相往来,临别捞一把就另当别论。
扶风侯哭笑不得。“船坊接了一笔大生意,光是宝船便要五十艘,其余类型的船只更是数以百计,三年内分批交货,定金一次性付,很足。”
扶风国的造船业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