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年头,但凡有点能力的,谁不求裂土分封,子孙世代公卿?
桓焰既然如此想要推荐人给辛筝,至少说明了一点。
那位游士是个非主流游士,不求子孙世代公卿。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能力却不追求爵位封地的,人族中不乏这类人,甚至非常神奇的,这类往往是精英的精英。
此类人被称之为理想主义者,人家追求的是实现自身的理想。
这也是王侯贵族最讨厌这类人的根本原因,明明很有才华,只要愿意,爵位封地都能应有尽有,但这些家伙就是没兴趣。这也使得王侯贵族对这些理想主义者又爱又恨,爱他们的才华,恨他们给不了忠诚。
王侯贵族以财帛以美人以爵位封地收揽人心,获得他人的忠诚,可理想主义者只忠于自己的理想,君臣合得来那就处着,合不来马上就跳槽,甚至能理直气壮的跳槽到前任主公的对家去。
这不是夸张,而是真有人这么干过。
如刑名之学最早的名人李起,礼崩乐坏,他觉得是礼乐体系不适合这个世道了,所以他觉得应该换一套新体系来统治帝国,便是刑名之学。
这位仁兄最早出仕于一个小国,制定了当时最完善的一部成文法,并将至推广,令得小国国力大增,最终发展成大国。
然后他就与国君闹掰了,国君追求的是权力与疆土,是江山万代,暮年之时没了年轻时的锐气,开始求稳,不想再陪着李起冒险,可同样年纪一大把的李起仍旧充满锐气,比年轻人还有锐气,一点都不觉得年迈,或者说,他的心态可能是,正因为年纪一大把了,才更要浪起来了,不然就真的要老了。
具体过程不清楚,但最终的结果是李起踹了现任主公跑去了对家。
李起的一生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国士,一生出仕两个国家,不论是年轻时投效的,还是年纪一大把后跳槽的那个,最终都发展成了大国。
被人写文骂无情无义,前任主公待李起何等不薄,三百里封地、位列公卿、娇妻美妾、子孙成群,李起在前任那里时可以说是走到了人生巅峰,然而,李起跳槽跳得毫无留恋与顾虑。
诚然,游士往来列国,来去自由,但主君如此厚待之后还能离开,并且是跑到对家去的,李起开了一代先河。
李起非常委屈的表示,老子当年追随前任是觉得他能帮我实现我的理想,但事实证明他不能,是我看错了,既如此,我不踹了他难道还留着过年?
至于封地爵位,他不是什么都没带走吗?
驳得人想吐血,的确什么都没带走,仿佛净身出户,但问题是你本人的价值十倍于你留下的。
足赤有点怀疑辛筝也是这么个主,但辛筝比李起的运气好点,李起出身低微,只能为臣,这也注定他一生都要被辜负,国君不会在意臣子的理想,只在意臣子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