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第十二章鯈

作者:都广建木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箸一卷集百家思想的巨著,希望五年后百家学说能派人来辛国凑热闹。

且不说百家会不会理会辛筝这么个偏远之地的小诸侯,单说同时邀请百家,还想著一卷集百家思想的巨著,这真的不是大范围招惹仇恨吗?

若说她纯粹是在闲得无聊欠教训,那也不像,官序的教材至少一半的内容来自于百家学派的典籍。辛筝对官序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教材每年都在修改和调整,但不论修改调整多少个版本都必须她亲自过目与点头才能用。

鯈想不通辛筝在做什么,但没和巫们一样觉得辛筝自大狂妄,号召百家学说著书,若是人王,百家大概率会给面子的派人来,但辛筝....辛国这些年的确强大了很多,但只是兖州境内的强大。

冀州的大国普遍四五百万人口,辛国才前者的一半,连那些大国都没少被百家学派打脸,辛筝哪来的自信百家学派一定会理她?

狂得简直没边了。

对此,鯈回忆了下冀州时的相处印象,觉得,现下的辛筝的确不可能被百家学派集体青睐,但五年后还真不好说。

能用十几年的时间将辛国的识字率提高至此,没道理不能用五年的时间做出别人几十年的功绩。

曾经背叛辛侯窃国多年,又在辛侯归国后帮助辛侯清算了所有贵族,也是辛侯归国后唯一一个平安无事的辛鹿在仲冬之月再次病倒,这一次没有再发生去岁秋季的奇迹,一病不起,没几日便去了。

元洲诸族的生死关各有差异。

羽族认为亲人逝去后会化为林间的风,守候着活着的亲人,并未离去,这也使得羽族有个屋檐下挂风铃的传统,他们认为风拂风铃发出的声音是亲人回来探望自己的脚步声。

龙伯认为亲人逝去后会在涉过一条黑暗中的河流后回到后土神的怀抱,因此亲人的葬礼上要载歌载舞,怎么热闹怎么来,让逝者渡河时不要太过害怕。

靖族认为祖先自火焰中诞生,因此崇尚火葬,不是羽族那种火化再随风而去的火葬,而是老老实实烧成灰,再将骨灰投入熔岩中的那种,若是住的地方离岩浆很近那就可以扔掉火化这一步,直接将尸体投入岩浆里。从火中来最终回到火中,逻辑上没毛病。

鲛人那就更干脆了,喂鱼回馈海洋。

人族有生死轮回的观念,事死如事生。

死了以后要尽可能修个奢华的墓,生前有的,死后都要有一份,避免死后过得落魄。锦衣华服、珍宝美食、服侍的奴隶,多多益善。

这些是陵墓的部分,葬礼上同样有得折腾。

葬礼上需要打醮做法事,让亡者下辈子能够投生在好人家,不投畜生与贱民的胎。

对此,鯈曾经看过一卷野史杂谈:有一任巫女对于给亡者打醮做法事让亡者来世投个好胎表示嗤之以鼻,轮回永在,但下辈子投胎到什么人家完全随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