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不得不做的事业

作者:肖邦乱弹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导也会出面解决。

如今,伴随着“下岗”这两个字,这一切就突然都没有了。

这就好像把一个什么都依靠大人,养尊处优,毫无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一下就给扔到大街上,再不许他回家,让他自己去设法活下去一样。

而高崎,就是想把这些这样的孩子都捡回来,给他们一口饭吃,给他们一个家。

不是思想有多么高尚,是因为他曾经也是这些孩子们当中的一个。或者说,这些孩子里面,好多是他们的朋友、兄弟。他无法只顾着自己活的舒服,而对这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那样的话,良心不安。

其实陶洁心里也是这样想,她只是没有高崎想的这么详细,这么深远。

“哎,你说,孙师傅回去承包咱们分厂,分厂会不会就真的能好起来?”她忽然就问高崎。

因为,她和高崎的力量,实在是太有限了,救不了那么多人。只有分厂好了,起码他们分厂的人就不用再下岗,那些原来下岗的,在外面混的不好,还能有机会再回去。

听她询问,高崎好久都没说话。

他经历过以后的时代,知道好多别人无法知道的东西。

与过去相比,唐城量具工人与工厂的关系,其实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以前,工人是工厂的主人,讲究的,是无私奉献,为工厂就是为国家,大家都有一个高尚的目标。

现在,工人已经不是主人,与工厂的关系,就是雇佣关系。来工厂上班,就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工厂雇佣他们,就必须付给他们合理的报酬。

孙继超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还在讲究伟人的鞍钢宪法,老中青三结合,这已经与这个时代,完全脱钩了。

高崎不知道松下幸之助,是如何利用鞍钢宪法,把松下集团给管好的。他是只觉得,在目前唐城量具这个形式下,鞍钢宪法好像并不怎么实用。

谁知道呢?也许,孙继超比松下幸之助更厉害也说不定。有机会,他还真得买几本书看看,关于东方管理模式,关于松下集团,他真想研究研究了。

这是高崎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读书的冲动。

“谁知道呢?”高崎回答陶洁说,“反正他干他的,咱们干咱们的。万一他哪一天不行了,再退回来,咱们给他留着后路。”

从这一天开始,高崎就开始了对那个清代考院的修缮工作。

岳帆他叔给联系了市文物局的专家过来,帮他落实修缮的具体事项,尽量保持文物的原貌。

过去教育局入驻的时候,没有文物保护意识,好多建筑布局遭到了破坏,现在要恢复过来。另外,教育局原先私自搭建的好多设施,也得拆了,恢复旧貌。

高崎还把孙立海给派过来,参与意见。

他装修这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