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道:“东南贤达之学问,我等偶有所得,获益良多。黄兄缘何说……说……”
黄宗羲却直锐的多。
“文章、诗词写的再好有什么用?能挽救这日渐颓唐的天下吗?东南那些名妓的诗词写的也很好,看起来忧国忧民,可能让百姓增一产出否?”
莱阳诸人备受冲击,完全没有想到,黄尊素的儿子居然看不起学问。
可他说的话,仔细品味又发觉很有道理。
经过这许多事,黄宗羲也发现了,这些士子并不坏,语气也稍微缓和了一下。
“我家参座说过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天底下最大的学问,特别是治国治民的学问,都是要亲自去做、去体验,才能够感悟和领会。写文章,不过是空谈罢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莱阳诸人默默品味这句话,愈发觉着这朴素的言语中,似乎蕴含着人间大道。
只是他们还不到能够彻底掌握这个真理的程度,愈发显得迷茫。
黄宗羲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先行者。
他对几人道:“你们如果真有匡扶天下的志向,那么最需要做的,就是脱掉你们的长衫,扔掉空洞虚幻的书本,双脚结结实实踩在地上,去走进最普通的百姓中间。去看看他们怎么了,他们最需要什么,你们也就能明白这个天下为何变成了这般模样。不要眼高于顶,也不要只看着朝堂和皇帝。他们都是神仙,哪里了解人间疾苦?”
听他言语之中直诋朝廷和皇帝,莱阳诸人却不禁热血沸腾。
明末思想混乱,各种声音甚嚣尘上。
黄宗羲这话实在算不得出格,而且配合上前面的部分,又很令人信服。
今天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意义非凡的一天。
不但莱阳得救,从生死边缘活了过来。又从一位真正地实践者那里,听到了大道至理。
眼看着黄宗羲要随左梦庚而去,那飘荡的衣袖让几人颇为惊奇。
“黄兄,你的手臂……”
黄宗羲转头,傲然一笑。
“清水关下,这条手臂换了八个鞑子。”
刹那间,一股凛然冲天的杀气逼得几人站立不住,竟只能仰视已经远去的同龄人。
左懋第只觉得胸臆之间有股气在横冲直撞,令他片刻不能安生。
“当年黄白安公慷慨就义,名动天下,激励我等奋勇直追。不想黄太冲更青出于蓝,弃笔从戎,血战鞑虏。诸君,黄太冲说的对,当今世道,读书读的再多又能如何?这天下间还少了读书人吗?朝堂衮衮诸公,谁不是学问精深?可他们挽救了江山、黎民吗?”
姜埰也差不多。
“往日里大来与我等交往,又何尝不是天下、社稷挂于嘴边,然其所为,残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