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华为多年来持续在数学上投资,从 1995 年起,华为就一直在招聘数学相关的博士和专家,每年都从各大院校招聘一批运筹学、控制论、数理统计、概率论、计算数学的博士,从事分布式计算、密码学、网络安全、数据库、通信协议算法、通讯网络优化等方向的高精尖工作,待遇也明显高于普通员工,目前 50-70 万年薪是正常水平。1999 年,华为在俄罗斯建立了专门的算法研究所,招聘了数十名全球顶级的数学家,创造性地用非线性数学多维空间逆函数解决了gsm 多载波干扰问题,使华为在全球第一个实现了 gsm 多载波合并,进而实现了 2g、3g 、lte 的单基站 single ran 设计。2016 年,华为宣布其法国数学研究所成立,这是继俄罗斯之后华为在全球设立的第二个数学研究所,成员超 80 人,全部为拥有博士学位的中高级研究人员。
华为和数学结合最精彩的一笔是和土耳其数学家埃达尔?阿勒坎的合作。
阿勒坎 1958 年出生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1981 年获得加州理工学院本科学位。
1985 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
阿勒坎的博士生导师是美国人罗伯特?加拉格(robert gallager),而后的成长深受信息论之父香农的影响。博士毕业后,阿勒坎在美国短暂工作一两年后回到故乡土耳其的毕尔肯大学工作。在这里,阿勒坎十年磨一剑,终于在 2008 年大功告成,发表了极化码技术方案。
这主要用于 5g 通信编码的极化码(polar de)技术方案。他2008 年发表在 ieee 期刊上的文章一共二十多页,独立完成。这篇文章发表后,就被华为的科学家们注意到了,他们评估了阿勒坎的论文,敏锐地意识到这篇论文至关重要,感觉其中的技术可以用于 5g 编码。
阿勒坎教授的论文发表两个月后,华为就开始以它为中心研究各种专利,逐步分解,投入了数千人和大量科研资金促进研发。十年间,华为把土耳其数学家的数学论文变成技术和标准,积极和阿勒坎教授团队合作,出资支持他的实验室,助其扩大研究团队,拥有更多的博士生、博士后。这一切努力的结果是,华为拥有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一的 5g 专利,雄踞世界第一。
在过去的几个月,数学推动华为 5g 成为热点话题。本文将在作者今年四月深圳大讲堂演讲的基础上,谈谈华为 5g 与现代数学。
1948 年,香农提出了通信领域非常重要的香农定理,揭示了信道信息传送速率的上限(比特每秒)和信道信噪比及带宽的关系,而且存在一个上限问题,还可以通过信道编码的方式来实现更可靠通信。随着我们对于网速要求越来越高,人们不断在探索更加接近香农极限的信道编码。而在极化码还没有进入 5g 标准之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