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阿勒坎和华为5G

作者:蔡泽禹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公认的编码标准只有 tu

o 码和 ldpc 码。tu

o 码是3g 和 4g 时代使用的标准,阵营代表是 orange 和爱立信,由于 4g 最大速率不过 1gbps,tu

o 码还能应付,但遇到更高速率 5g 时就遇到了瓶颈,所以在 5g 标准上,tu

o 码获得的支持很少,5g 基本就成了 ldpc 码和极化码的战争。而 ldpc 码的提出者,正是阿勒坎的导师加拉格。所以,在这场 5g 通信标准之争的背后,是一对师徒的技术之争。

直到华为在极化码的基础上开发出 5g 通信技术后,迎来了至关重要的 5g 标准投票——若能取胜,就能掌握 5g 通信网络的话语权。在去年的 5g 标准投票中,华为推崇的极化码,受到了美国高通公司的阻击,高通推崇的是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当然,表面上是技术之争,背后也有国家利益之争。

ldpc 利用校验矩阵的稀疏性,使得译码复杂度只与码长成线性关系,在长码长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有效的进行译码,因而具有更简单的译码算法。由于ldpc 可以使用高效的并行译码构架,其译码器在硬件实现复杂度和功耗方面均优于 tu

o 码,在利用计算机找到最优秀的 ldpc 码,其极限性能距香农理论限已经缩小到水平。

极化码构造的核心是当码长持续增加时,部分信道将趋向于容量近于 1 的完美信道(无误码),另一部分信道趋向于容量接近于 0 的纯噪声信道,选择在容量接近于 1 的信道上直接传输信息以逼近信道容量,是首个被证明能够达到香农极限的方法。编码过程是用矩阵来表示信道极化组合与分解的过程,编码过程最重要的是求得生成矩阵。

相比 ldpc 码和 tu

o 码等成熟编码技术,极化码虽有理论优势,但付诸实践需要冒很大风险。从 2010 年起,华为投入巨额资源研发极化码的落地应用,终于在 2016 年 11 月使之成为 5g 控制信道编码方案,这也是中国厂商第一次在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制定中掌握技术方面的话语权。

2018 年 7 月 26 日下午,极化码之父阿勒坎在深圳华为总部享受了隆重的欢迎场面,包括任正非在内的华为最高领导层和华为数百名员工肃立十余分钟等候他的到来。任正非向其颁发由巴黎造币厂设计制造的奖牌。奖牌正面雕刻胜利女神形象,嵌入巴卡拉红水晶,寓意新的通信技术引领时代发展。

记者问:“作为一名科学家,您认为需要怎样的机制和氛围来保障基础科研?”

阿勒坎答:“我非常幸运,回国后加入了一个私立大学,这个学校的主管部门非常好,支持和鼓励我的研究。现在的教授发表论文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我当时不需要发表那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