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6

作者:枫叶12号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明崇俨——唐代方士。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传说有“搬运术”,能千里致物,擅符咒。《新唐书方技传》载唐高宗闻知其有奇特技巧而任命其为冀王府文学。为测试其法术,特意让宫女们在一地下窟室中奏乐。然后把他找来,让他将音乐停止。明崇俨用桃木画了两道符,用刀将符插在室上,乐声立即停止了。据演奏音乐的宫女们说,他们看见了一条怪龙,恐怖万分,吓得停止了演奏。

据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谈,有位姓吕的道士,很擅长符咒术,曾经在司农田山疆家做客,田请很多宾客一同来赏花。客人中有一个士人的言词庸俗下流,很扫客人们之兴。另有一青年举止轻佻,斥责士人并同其几乎闹得就要动手了。一老儒生近前劝解,两人都不听,老儒也气得愠怒形于色。吕道士见此情景,向小童耳语数句,小童奉命取来纸笔,道士在纸上画了三道符烧了。这时,士人、青年和儒生忽然一同站了起来,在庭院里来回转了几圈。那位庸俗的士人急步走到东南角坐下,喃喃自语。听他说话的内容,似乎是在与妻妾谈家常。那个轻佻的青年,则坐在西南角的花栏上,流目传情,娓娓软语,时而嬉笑,时而谦谢,一会儿又低声唱起了《浣纱记》,呦呦不止,手为自己打着拍子,淫*荡下流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那老儒生,则坐在石凳上,讲起了《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一字字地解释,一句句地分析,好像在和四五个人对话。大伙儿见此情景又是害怕又是好笑,道士摇手止住。大家酒兴已尽的时候,吕道士又烧了三道符,这三个人才若有所失地痴坐在那里,过了一会儿才清醒,说自己不知不觉喝醉了,太失礼了,很抱歉。客人们在不少笔记小说中也多可见。

第十一部符咒大全

第一章:道教符咒法术概说

在我国的《封神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小说和当代武侠小说中,往往有道人、巫师、侠士等或仗剑披发“念念有词”、“喃喃而语”,或“烧几道纸”,或以剑以指往空中“虚画几圈”,便能上天入地、隐形变化、移山倒海、呼风唤雨……的情节描写。这些道人、巫师、侠士等所念之“词”,所喃之“语”,所烧之纸”,所画之“圈”,便是本书所要探究的符篆咒语。

咒语,也叫咒词、神咒、视咒、明咒、咒诀、口诀、诀、禁咒、真言、密语,等等。在巫术和宗教中,都普遍认为某些语言具有神力、魔力和法力,这种具有神力、魔力、法力的语言便被称之为咒语。

咒语与咒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咒术指的是施咒的技艺、技术、方法。咒术包括咒语、仪式和法物(施行咒术时所凭借的一些用具,如刀、剑、头发、兽骨等)三大要素。咒语是咒术的要素之一。

咒语的产生与原始人对语言的魔力崇拜有关。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语言是团结氏族成员,促进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工具。语言本身就是生产手段之一,它甚至在当时所有生产手段中占第一位。一群赤手空拳或手持杀伤能力极低的未经加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