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共克时坚 四 自卫反击

作者:修改两次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中,使得弹头在前进的同时旋转起来。而当这枚弹头获得了400m/s的初速度,从炮膛中脱壳而出的时候,便一边旋转,一边稳定地向1.5公里外的元军炮阵飞去。

虽然是初次射击,但是由于之前反复确认了射击参数,再加上线膛炮本身的高准确度,使得这六枚炮弹整齐地划着曲线飞跃战场,然后在元军炮阵头顶上接二连三爆炸了开来!

每枚榴霰弹内含200枚小型铅弹,这六枚就是1200枚,当这么多子弹在炮阵上空散布的时候,不但近十门火炮当场哑火,就连后面的步兵也被波及了不少。他们对这种从天而降的打击毫无预料,要不是更后面还有蒙古大兵在督战,估计当场就溃散了。

“好!”陆秀夫用望远镜观察到了战果,立刻叫好起来,“这样准而猛的打击,龙吟炮可打不出来!现在,是后膛炮的时代了!”

呃,不过当他放下望远镜,看向刚发过威的一连炮阵的时候,他又不禁皱起了眉头——太慢了!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后膛装填的试15式的射速居然比前膛的龙吟炮还要慢!

倒不是因为装填慢,而是因为它复位慢。开炮之后,六门试15式足足后坐了三四米的距离,炮手们需要费力地将它退回去,并且重新测量调整水平和射角,饶是他们训练有素,也差不多折腾了半分钟。相比之下,装填本身实在是方便得很,后膛是横楔式闭锁的,只要扳开闭锁块,往外一拉,药筒就拉了出来,然后再把下一发整装弹塞进去闭锁就行了,几人合作也就不到几秒钟的功夫。但是,简单的装填省下的时间都被复位过程所吞噬了,使得整体射速比龙吟炮还低,不得不说实在是遗憾。

陆秀夫摇了摇头:“太慢了,这个不解决不行啊。算了,让二三连也开火吧。”

片刻之后,两侧就响起了炮声,十二枚更粗却也更短更轻的100mm榴霰弹向西南飞去。有了之前88炮弹的准狠稳作对比,这12枚炮弹看上去就随意多了,爆炸范围散布了好大一片,没什么太大的战果,倒是炸得挺热闹,波及了不少元军步兵。

陆秀夫摇了摇头,又转向一连的试15式们:“得想个什么办法呢?”

试15式是当前工业部门最高制造技术的结晶。炮管材料是最好的酸性平炉钢,用蒸汽锤锻造成型,最后用大功率蒸汽机驱动的锰钢刀头钻孔加工出来,使得管身轻而强。不仅如此,它还用了双层嵌套工艺,也即将一个更粗的短管加热膨胀后套在炮管尾部,一来增加了壁厚,二来形成了向内的预应力,如此可以承受巨大的膛压。若是用生铁铸造一个同性能的炮管,少说也得两吨重——这可一点不夸张,这门陆军炮虽说只有88mm口径,但是发射实心弹的动能足以与滑膛炮时代的18磅舰炮比拟,后者在明清时期可就是著名的几千斤重的“红夷大炮”了。

但也因此,给它带来了一点点小问题,那就是复位问题。火炮威力巨大,炮身却很轻,通过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