谆告诫以后,突然感慨万千,带着感激的眼神看着高大河道:“今天我感觉算是遇上好医生了,你说的这些话,我感觉很投我的病,以前我看过的大夫从来没有说过你说过的这些话,如果我的病好了,我一定来谢你!”高大河被病人的情绪感染,也有点激动的说道:“只要你的病好了比什么都重要,我只是以一个医生的责任感,干了我应该干的事,不用谢的。”
事情过去以后,高大河很快就把这件事给忘记了,他认为自己只是因为职业干了一件再普通不过的应该干的事,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去刻意记忆的。没想到几天以后,高大河正在病房里值班,那天被高大河给看过胃病的病人突然找到医院,说是要感谢高大河给自己治好了病,还写了感谢信。王院长把高大河叫到办公室,和那个病人见了面,当场派人把那个病人的感谢信贴到了医院的大门口。这一弄事情可就大发了,周围有许多患胃病的人找到医院点名让高大河给看病,甚至有些不是胃病的,什么头疼脑热的病也点着名字要高大河看病。本来高大河也就想安安稳稳的干好工作,认认真真的看好每一个病人,趁着年轻打好基础,争取当一个好大夫就是了。问题是人算不如天算,谁知道一个病人把这一切打乱了。医院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因为分管的工作不同,每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不一样,因此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不一。最高兴的是王院长,他通过这件事看到了高大河的闪光之处,知道这是一颗可以好好打造的好苗子,将来挑起医院的大梁也不是不可能的。问题是有些人不这样,尤其是那些大夫们处于同行如仇家的世俗观念,认为高大河这是出风头,做事都要高人一筹,想把别人压下去。有的人直接在人多的时候说:高大河刚毕业两个多月,能有啥能耐?他这不过是瞎猫碰上死老鼠罢了,显摆啥啊?
在中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一个大夫看好了一个病人以后,社会不约而同的遵循着“一传十,十传百”的传递定律,让这个大夫很快出名。有的人干了一辈子的大夫可能没干出什么名堂,那应该是平庸的最好归宿吧?有的人还没干几年,已经是门庭若市,拥有了大批的粉丝病人,为什么?有道是:“人心是杆秤”,一个大夫是几斤几两,病人可以给你作出最恰当的评判。这不,这天高大河看胃病的风波还没过去,有一个看手的病人又来了。
在病房大夫值班室里,有一个石匠找到高大河看病,据他自己说,他的右手拇指到了阴雨天就疼,到了秋冬天越重,有时甚至这个右手拇指伸开了不能屈,屈起来又不能伸直必须用另一只手捋一下才能直过来。高大河仔细看过病人以后,发现病人那粗糙的手上满是老茧,直接不敢用手去摸,一模就会被病人的手扎的钻心生痛,可见这是一个标准的劳动人民。十个手指因为长年的负重劳动,都变形了,每个手指关节又粗又大,尤其是那个右手的掌指关节变得像是一个磨盘一样,不能屈伸,用力给他弯过来以后,他自己不能伸直,然后,用手给他掰着伸直以后他自己不能弯曲,活动时可以听到关节中有咯嘣咯嘣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