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须眉战巾帼

作者:五松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味,吻一次会让人终身难忘,病房里的人吻到以后不约而同的跑了个一干二净。面对创面上那些五颜六色的渗出物,高大河感到腹部往上一冲,强烈的恶心、呕吐感直冲脑门,止不住的别过头去稍作缓冲。等恶心稍微缓解了点以后,高大河狠了狠心后又转过身来,这才看清渗出物的中间是粪便,周围是肉冻样的肠液和混合的脓液。高大河按照那个感染伤口的换药原则,用生理盐水棉棒先从外沿开始,逐渐向中心部位擦洗,最后处理伤口中心。创面赶净了以后,再用无菌纱布仔细包扎。整个过程高大河可以说是心红手巧一丝不苟,对整个创面处理的干干净净不留任何死角。

这个换药每天两次,循环往复,从不间断,直到创面愈合为止。让高大河没有想到的是那个陈主任前六天来查房时,只是站在床前问一下病人的情况,然后询问一下高大河换药了没有,就匆匆忙忙离开,好像怕被病人的屎臭味臭着一样。高大河好生纳闷,这个陈主任也太有点不负责了吧?怎么能这样草草了事,敷衍病人呢?实际上高大河还是临床经验不足。陈主任是高年资的主治医师,若非那场不期而至的大革命,他老人家可能早就是教授级别的主任医师了,临床工作已经二十多年,这样的病人不知看过了多少,他知道这个病人的生死决定于换药,每天打开看那一下没有什么意义,净赚增加病人的痛苦,再说有高大河在那里整天的忙活着呢。

当第七天查房时,陈主任要求高大河把那个包扎的纱布打开。高大河不敢怠慢,弯下腰去,小心谨慎的轻轻把缠绕在病人肚皮上的纱布打开。看到眼前的一幕,众人不禁大吃一惊,就见那个人工造瘘的创面清洁,刀口已经完全愈合,没有半点臭味。陈主任仔细的看过刀口愈合的情况以后,回过头来看着高大河的脸说道:“还行,看来我没有用错人,这个病人如果让别人换药,没有个十天半月干净不了。可以说你给了这个病人第二次生命,我替这个病人谢谢你。”

年轻的外科大夫和进修大夫一般为了学习技术,都是抢着上手术台做手术,对于拆线换药之类的敲边活路不感兴趣,实际上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医生是治人命的,你手术做的再好,如果换药不及时,或着不仔细,引起刀口感染,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这是一个考验人的智力技术和人品的大事,千万不可麻痹大意。

有事话长,无事话短,光阴荏苒,转眼间九个月的普外进修结束了。

转到骨伤科以后,天天和锤子、钳子、扳手、钢锯、钢针等等一系列器械打交道。那个当年在黄河医学院给高大河教授外科的赵老师正好在骨科上班,赵老师是个乐天派,喜欢说笑话,他看到自己当年的学生来进修,笑话更是妙语连篇,他对高大河说道:“你到了这个骨科就成了钳工和木匠了。”这个说法虽然有点粗俗,但是也恰到好处的概述了骨科的基本情况。为什么?因为这个骨科就是个修修补补的技术,哪个病人的骨头断了,就得用钢丝铁板螺丝给他接起来;哪个病人需要截肢了,就得用钢锯把那不能保留的一段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