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走为上

作者:五松山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虽然已经徐徐吹起,但是在体制上还是延续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模式,大学生毕业以后,直接由国家分配到单位工作。因为十年动乱,各个单位都缺乏人才,大学生属于稀有动物,一旦到单位报到以后,就成了这个单位的私有产品,想再动就难了。这个难就难在单位不放人,淄水市明文规定,技术职称主治医师以上的医生要调到外地工作,必须市高官或着市长亲自签字以后才能放人,这样的规定说好听了是爱护人才,说难

听了就是一汪死水,限制人才流动。人家那些远离父母的怎么办?那些夫妻两地分居的怎么办?那些个人才华得不到充分发挥的怎么办?那些缺乏人才的地区和单位怎么办?等等,等等,情况太多了,难以一一而数。据说黄河医学院附属医院外科的那个刘主任为了调到琴岛市医院和老婆团聚,找了府上找县上,拖了十几年那个调动也没有办成,眼看快五十了,再办不成调动就退休了。没有办法,那个智商强大的刘主任,只好演了一出苦肉计:一天早上刘主任醒来,让人捎话给科室没法上班了,说是“口角流延,手脚发麻,活动受限,......”这些都是“脑血栓”的典型症状。随后刘主任装模作样的在病房打了几天吊针以后,借此请了长期病假不上班了。上级看到这种情况,知道再留人已经没有意义,好歹才批准了那个调动。一边是风度翩翩、玉树临风的高级知识分子,一边是权倾朝野威风无限的人民政府,竟然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想想都让人觉得作羞。没有办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什么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什么事情都是人来做的,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旦想得到,什么都能做得到。试想,什么神通的人才能找到市高官和市长那样级别的大人物?这不是逼人命吗?在当时只要单位放人,要想找工作单位那是一件相对很容易的事情。因此那些搞调动的人为了让单位放人,可以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痛。那些被分配到边老穷地区的人,为了让领导放人,更会可怜的使出浑身解数,放下身价,求爹爹告奶奶,把吃奶的劲全用出来,不遗余力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到处托人找关系帮忙。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就是找人帮忙,帮一次忙,就得欠一次人情,人情大于天,到处欠人情,这得什么时候还完啊?实际上这个调动就是一件逼人命的事。

来到西南分院工作两年多以来,高大河发现:因为龙潭山沟这个地方很艰苦,来到西南分院工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想往外调动的,人们除了工作以外,饭后茶余议论最多的就是调动的事,一个最大的业余活动就是到处找人搞调动。当年王院长在会上最长讲的一句话就是:“我知道大家都在背后找人搞调动,我明确告诉大家,我来这里工作已经十几年了,我调不走,谁也别想从我手下调走。”看看,看看,就连王院长那样的正人君子,天天拿着政策说教人的人都想调走,谁还死狗不离滚烫锅,在这山沟里等死啊?谁还有心在这坚持山区闹革命啊?

趋利避害是动物的本能,难道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