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白净的脸上不由自主的腾地一下就红了。王局长啊,王局长,你也太绝了吧?你如果真的不要,你告诉我一声,我自己去拿也行啊。你这样让人给我捎来,我的脸往哪里放啊?你想羞死我啊?你想让人笑话死我啊?你让我今后在单位上还怎么做人啊?坏坏坏,您老人家怎么一点感情都不讲啊?原来高大河只知道偷人家的东西丢人,这一会才实实在在体会到原来拿着自己的钱财偷偷摸摸送人,比小偷还要丢人。哎!这做人太难了!
孙尔民知道此时高大河的心情,善解人意的说道:“王局长嘱咐我了,让我给你保密,不让任何人知道,刚才李乃正我让他去叫你,并没有告诉他做什么,你放心好了。”
这事高大河能放心吗?实际上在李乃正去叫高大河以前,孙院长早把今天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和李乃正说了,只是象征性的嘱咐了一句让李乃正不要到处乱说就是了。
李乃正可能不到处乱说,但是表现自己是人的天性,把自己所知道的别人的秘密告诉别人最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李乃正把高大河调动的事告诉一个他认为是自己最好的一个那是极有可能的事。
就连那个极有城府的王局长在把高大河的红包让孙尔民拿走了以后,也迫不及待的告诉了和他在一个办公室办公的两位副局长。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了显摆自己的清白还是显示自己的个人能耐?是为了证明不喜欢高大河,还是在让两位局长知道自己和高大河的关系不一般?抑或是告诉两位局长,高大河搞调动的事,早晚是我的,你们就不要掺和了?反正这个王局长很狡猾,他所考虑的可能千变万化、气象万千,只要他不明确告诉别人,其间韬略只有天知道!
这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是物理的属性。根据那个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传十,十传百的信息传递定律,高大河那个调动的事很快在全院传的沸沸扬扬,不经意间高大河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论焦点。
人们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自己的工龄,自己在西南分院工作的年限,根据个人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耐心仔细的审视着高大河的调动事件。
可以肯定的说,人们在听到王局长把高大河的红包退回来以后,一个个心里都乐开了花。一个个都在想:你这个浓眉大眼的高大河,你这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大河,你这个脑袋很聪明的高大河,你这个在西南分院没有人能制住你的高大河,你也有今天?你这不是疤眼照镜子自找难看吗?让王局长把你摔了个四仰八叉面朝天,看你今后怎么在这医院里混?
等众人笑完了静下心来后,再仔细一考虑不是那么回事了,为什么?你想想,这个调动是个很难的事,一般人都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高大河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竟敢想别人不敢想,干别人不敢干,找到王局长家中办调动,而且出手扎实,招招致命,出手就是六个月的工资,如果假以时日,这个高大河还不要成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