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7太始历和大唐礼仪

作者:步兵长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朝廷决定,暂时推广《大唐礼仪》,一切生活仪式标准皆按照《大唐礼仪》为标准。

等你们新学派和古学派争出个一二三来在决定用周礼还是殷商礼仪。

表面看这是一个不偏不向的决定,然而只要不傻都知道这是在拿儒家开刀。

且不说《大唐礼仪》本身就是儒家核心代表人物孔颖达带头编撰的,代表的是新学派的观点。

就说现在推行的是周礼,突然说废掉不用了,对古学派来说就是最大的打击。

新学派一边偷着乐,一边继续拉着古学派争论殷商礼仪和周礼谁更正确,更符合先贤的思想。

古学派则如丧考妣,知道自己不知不觉上了新学的大当,在打团的时候被人家一波把家给偷了。

哪还有心思继续争吵,纷纷上书请愿要求恢复《仪礼》,否则必将导致天下大乱。

甚至有极端的读书人自杀明智,李世民听说后下令厚葬,然后继续推行《大唐礼仪》。

古学派还是不甘心,四处奔走游说权贵阶层,希望他们一起上书恢复《仪礼》。别说,还真有不少人被说动了。

毕竟《仪礼》说白了就是士人之礼、权贵之礼,受益最大的还是他们这些权贵阶层。

然而他们刚刚表露出联合起来的迹象,朝廷就放出了风声,第一批封赏名单已经确认,就等着大朝会宣布了。

而且第二批封赏名单已经开始拟定,这一批封赏的主要是功勋权贵。

这些所有权贵顿时就偃旗息鼓了,和封国比起来《仪礼》算个什么玩意儿,不值一提。

《大唐仪礼》就这样稀里糊涂的通过了。

不要觉得一本规定礼仪方面的书没什么用处,要知道古代律法是人治大于法治的。

律法的制定和执行也是以礼法为标准的,也就是说礼是大于法的。

在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大唐仪礼》的法律效力是要高过大唐律的。

在这种情况下,不用几年大家就只知道有《大唐仪礼》而不知道《仪礼》这本书。

古学派直接被废了一半。

紧接着新学派又提出抛弃了一个论调,抛开九经重新核定儒家经典为四书五经。

也就是《大学》、《中庸》、《孟子》、《论语》和《诗》《书》《礼》《易》《春秋》。

并且这九本书的注释全是以新学注释版为标准。

比如《论语》的注释版是岳山的《论语正义》,《易》的注释版是以王绩的《易经注》为标准。

《孟子》就不用提了,孟家家主孟曜就是新学核心人物之一。

还有《大学》,也是以岳山的注释版为标准。更何况他还基于这本书写了一片巨著《教育》,就算古学派也不敢否认这部书的优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