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巍巍萧关

作者:宁溪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马,帮战马刷去身上的冰雪沫子,检查马蹄。

三个负责观察记录的牙兵把刚才观察到的情况和大家做了一个说明,然后武怀表总结。

萧关乃天下重关,不管哪一朝哪一代那真的都是相当重视的,所以关隘修建的又高又险,而且城墙一直修到了塬上,设有多处烽火台。

唐诗里关于萧关的语句多不胜数,已经说明了萧关的地位还有重要性。

关墙也不是平直的,而是曲拐伸缩,形成一个一个的马面和女墙互成犄角,外有瓮曲,内有方城,箭楼敌楼角楼密密麻麻。

这会儿的萧关也不只是一道关,而是一座城,是长安入塞的大型出塞公路服务区,唐胡旅客转乘点,胡人入关服务中心。

吐蕃占领这里以后,这里便成为了吐军的一个大型屯兵点,物资中转站。

牙兵依据观察到的旗号,确定里面至少有三千战卒,那就是至少一万八千兵,还要再加上各种工作人员。

这都是可以提刀作战的,守城的时候老弱妇孺也不能小看,一样有杀伤力,何况是官员。

武怀表坐在那听着牙兵报告,眼睛看着旗下一众将军,还有临时从各州编进来的乡兵首领。他手里一共也就三千来人。

如果是野战对上,他丝毫不惧,大唐随便拎个小兵都有这个自信,但是现在这是攻城,攻的还是萧关这样的历史名关。

就像我们平时做个什么东西生怕它不结实,但拆的时候总是嫌它太结实要骂一样,他这会儿也有这种心态。

特么的,搞这么结实干什么?

原来是防备人家的,现在双方一调个儿,发现这事儿有点头疼。

当初吐蕃下萧关的时候是用的围陷,把周边的地区都打下来了包起来熬,熬到弹尽粮绝。再雄伟的关城也经不起这种打法。

当初吐蕃陷长安那是因为没有守军了,平定安史大唐已经拿出来了全部的力气,结果长安周围就只有两千渭北行营的老弱病残。

当时谁是皇帝也只有放弃首都跑路一个办法,总不能坐家里等着被俘虏吧?

郭子仪奉命抗敌,就招募到二十个人上路,还是沿途收拢了过去的老部曲,使兵力达到一百多人。

他也没招啊,只能跑到蓝田去招拢部队,十多天聚拢了四千多人就打出旗号反攻长安了。

结果马重英带着主力攻打凤翔十多天也没打下来,还被马璘给干了一下,一听这边老郭要收复长安,自己撤了。

如果当时长安守军能有个五七八千的,估计马重英都不敢有这个想法。这个时代攻城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尤其是像长安和萧关这种包着砖又高又大的关墙,那就没个整。

一听牙兵在汇报萧关的观察情况,下面坐着的这些将军首领马上都反应了过来,这是要打萧关。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