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都完爆府内诸科博士,保证一个一个乖乖的,还与有荣焉。
大唐的教育事业比较发达,不只是建立了历史上第一家书院这么简单,而是有了一个从上到下的全面的教育体系。
经学算学,法律,医学,天文地理,兽医,玄学,印刷学,而且还有小学。就叫小学,负责全国的童生开蒙,主管单位是国家图书馆。
虽然分为贵族学校,官员子弟学校,平民学校,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性的进步。
颜真卿琢磨了一下,点头应了下来。孔巢父肯定也没有意见。
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颜真卿担任凤翔府大学的校长,兼教育局局长,孔巢父为副。
张军唤人去请刘承旨过府,与颜孔两老相见。具体的工作上的事情还得他们三个人协调。
而且还不止办学方面,政府这边任何事情都可以随时向两老请教,这是现成的顾问,而张军的投入不过就是两套院子。
连工资都还是由司农寺太仓署发放的。当然了,府仓这边也不可能真一毛不拔,这是两码事。
刘承旨听传令的近卫一说,衣服都没换骑上马就跑过来了,和张军一样激动不已,一进门就以师礼拜见,高呼鲁师,孔师。
张军瞬间起了一身鸡皮,感觉刘承旨这一下贼特么中二,好尴尬。但这时代就是这么个风俗,而且还真是情真意切的。
颜真卿就端坐着受了礼,孔巢父也没避让,不过是站了起来。这是自承不如颜老,礼让半身的意思。
就是不敢和颜老头平起平坐。
刘承旨认认真真的行了礼,四个人重新落座。张军就有点感慨,这个时代真是太不容易了。
但凡腰有点毛病的估计就真的只能找个深山无人问的地方隐居了,就这一天到晚的拜见相见请见没一杆子好腰是真不行。
关于教育这方面,张军原来就有和刘承旨沟通过几次,说过一些想法,但因为一切初立,并没有太深入。
事情总得先急后缓,一样一样的做。
今天这不,解决教育模式和管理机制的时机就到了。
张军给三个人详细的说了一下思路,蒙学,小学,童学为基础教育,加入地方官员考核范围,教育下乡,也就是进入村镇。
童学以上设分科学院,在分科学院之外,开设司业学院,也就是职校。
督教监下设蒙学,小学,童学,学院,司业,综合,度支,后勤,督察共九司,对通府境域内的教育建设,投入,教学进行管理指导。
大唐的学校分公立和私立,这一点张军并不打算改变什么,反而会大力支持。
只不过张军以有教无类之名,强制性的把蒙学小学和童学定义为广普学校,也就是不分良贱户口性别,只看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