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所谓穷秀才

作者:天煌贵胄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个问题。

其实倒不怪温体仁和孟绍虞,因为如果说人为的增加考试难度以达到大浪淘沙的目的,最起码就有一个问题摆在眼前。

考生会愿意吗?

之前的时候考试难度是什么样儿的?现在的难度又是什么样儿的?

新参加考试的无所谓,可是别忘了,还有大量的之前落榜的童生会再一次的参加考试。

这些人在经历过一次考试之后,大概就对于两次考试之间的难度水平有个大概的了解。

心生不满是肯定的。

这种情绪再向着新参加考试的考生之中扩散,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闹起乱子来。

然后呢?全杀了?

或者是再来一出南北榜?

问题是南北榜是解决南北之间文风不同而出现的,新旧之间的难度差异怎么办?

弄个新旧榜出来不是扯蛋么?

崇祯皇帝见两人还在考虑着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当下也不出声打扰,就任由两人静静的去想。

过了好半晌之后,温体仁干脆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直接将八十亩的够税田改为五十亩?”

温体仁觉得自己提出这个建议就已经很到位了。

最起码一个人省下三十亩,一百个人就是三百亩。一万个人呢?

足足有三万亩。

每年省出来三万亩,这个数字可就是很可观的了。

但是崇祯皇帝显然不这么想。

这他娘的能撑个几年?到时候老子不还是一分钱的赋税都没得收?

赋没了也就算了,可是税了没了,像郭允厚那种老抠还不得跑来跟朕哭穷,跟朕要内帑的银子?

问题是,后面的几十年年年有天灾,皇家学院还各种要钱,抚恤阵亡的将士也要钱,内帑有能多少银子这么祸祸?

既然有治本的方法,朕也不在乎多背一些骂名了。

想了想,崇祯皇帝干脆开口道:“温爱卿的提议不错,只是解决了一时,却解决不了一世。随着生员的增多,免了赋税的土地一样在增多。

到最后,也不过是晚上那么一些时间才会收不上来赋税罢了。朕的意思是,直接一劳永逸的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一劳永逸的解决掉这个问题很简单,把这免赋税的田地给去除就行了。

至于以后的秀才老爷们,有个见官不跪的特权,到哪儿被人尊一声秀才老爷也就差不多了。

温体仁当然也知道这是个解决办法,可是这么一来,可真就是把天下间的读书人都得罪的死死的了。

而在得罪天下间的读书人和得罪眼前的崇祯皇帝之间,温体仁很明智的选择了得罪天下的读书人。

反正都得罪过了,也不怕得罪的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