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这个逻辑好像没有问题?

作者:不吃小南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思考过,就不断对j31提出设计要求,可全部都做到怎么可能呢?国内的战机设计、制造经验和技术,肯定已经找到了一些特色,但必须要承认的是,与国际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好多技术不支持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单靠设计提升性能。

李建明带着郁闷走进了小会议室,见到赵奕还是露出了笑容,他握住赵奕的手说道,“赵院士,真没想到,你会来设计发动机,有了你的参与,以后都不用发愁发动机性能问题了。”

“客气了!”

两人说了几句相互恭维的话。

实际上,就是李建明一直在说,赵奕确实不知道李建明,大概是因为战斗机的设计师,对外也不会做太多的宣传,他们不能说低调做贡献,但确实不会被太多媒体报道出来。

很快话题转到了wza1发动机上。

战鹰组需要知道j31对发动机的参数需求,才能知道怎么对设计进行一定幅度的修正,来制造wza1的样机。

面对这个问题时,李建明则连连抱怨,“想定型设计,难啊。赵院士,你也看到了,j31的设计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甚至设计需求上都没有确定。”

“我们短时间很难确定设计,也就很难提供具体到发动机的参数需求。”

赵奕皱眉问道,“我们可以先制造样机,等调试好了以后,如果性能上有差异,可以对j31的设计进行微调,或者对发动机性能进行修正。”

李建民思考着点头道,“这个也是可以的,但是大致的参数,我回去还是要和其他人讨论一下,和其他部门也要沟通……”

他连续说了一大堆。

赵奕听了好半天,很干脆的问道,“李教授,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几个月吧!”

赵奕再次皱起了眉头,“不能短一些。”几个月时间有些太长了,样机可不是一下子就能生产出来的,只是定型参数就等几个月,时间都被等待浪费掉了。

李建明歉意的摇了摇头。

两人没谈拢。

或许也不能说没谈拢,气氛还是很客气的,主要j31确实无法定型设计,连大致的参数也无法提供。

等李建明离开以后,高明甫安慰的说道,“赵院士,其实,相对于战机设计来说,几个月时间已经很快了,j31的建造,肯定是个长久的工作。”

“别说是设计都没定型的j31了,就算是已经试飞的j20,具体的设计还要经过很多次修改,也许连发动机都要更换,昆仑组瞄定的不就是j20?”

赵奕郁闷的摇头,“但是,几个月也太长了吧,我只是要个参数啊,而且……这种事情,说几个月,也许就能拖够一年,甚至更长。”

高明甫没有反驳,他默认了赵奕的说法。

赵奕带着郁闷回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