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地面实验!

作者:不吃小南瓜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之百肯定理论是错误的。

邱成文并不信奉弦理论,他唯一信奉的就是能量守恒。

他的研究也多是从能量守恒出发,并提出了一个问题,“地址传送必定会消耗很多的能量,要比能量传送多的多,那么能量的来源是什么呢?”

“我认为,在最基础的层面上,物质和能量也许是同质的。”

这个说法符合粒子的边界理论。

赵奕认为空间对于物质的排斥源于对质量点的排斥,而质量点的定义,二的n次方点位,也不过是能量点的数据化表现。

邱成文认为物质和能量同质,以此来解释实验中发生的粒子传送现象。

这就和水流冲击石头是一样的道理。

当一个石头掉进河水里的时候,并不会和河水一起流动,但河水非常湍急的时候,就有可能让石头滚动。

石头,就是物质。

而能和河水一起流动,甚至能溶于河水的东西,就可以比喻成能量。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能量和物质也许是同质的,只不过‘质量’层次是不一样的,也就表现出不同的性态。

赵奕更倾向于爱德华-威腾的观点,并不是认同他高维度中转站的想法,而是说粒子在实验过程中被能量化。

这主要是因为邱成文的说法,是存在一些基础矛盾的。

比如,能量问题。

邱成文的说法肯定会牵扯到智能方程,而牵扯到质能方程就会牵扯到能量来源。

显然,实验中所提供的能量并不足以供给粒子完成传送。

当然了。

这一点并不能完全否定邱成文的说法,因为粒子的传送也不一定会消耗能量。

比如说,在地球上,当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同海拔的地方时,相对于整个地球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

势能没有变化、质量没有变化、整体能量也没有变化。

但是,显然把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地方,需要消耗能量。

现在的物质传送也是一样的,相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一个物质存在于这个地方和那个地方,宇宙的能量并没有什么变化。

所以粒子传送也不一定会消耗能量。

总之,在缺少基础理论的情况下,每一种说法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也无法直接进行否定。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邱成文的说法是非常危险的,是说他对于实验的解释,可能会让实验出现一些不可控的情况。

爱德华-威腾的说法,相对就安全太多了。

如果只是粒子被能量化,那么就不会出现不可控的意外,实验的影响会被限制在一定程度上。

现在他们需要讨论的就是实验的危险程度问题。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