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的地位要凌驾于契约之上,契约是也是权力斗争和妥协的结果,而并非基于天然的条文约束力。在古代社会中国和西方虽然都有契约精神的名号,但是大家其实都不把它太当回事儿,直到西方文艺复兴之后才真正缓慢艰难的将契约精神融入社会的土壤之中。在王朝只有权力才能有保障,有权则倾覆朝野鸡犬升天,明王振、魏忠贤之流均属此;没权则身败名裂九族俱灭,方孝孺、张居正都在此列,政治斗争才是古代许多历史事件背后的最终逻辑。
所以看《西游记》不能以当今之小资眼界去观瞄,否则只见树木而迷失于茫茫森林,而应站在时代的运行背景之下去审视宏观格局,把握主要政治意图之下再去以上帝视角审视所有行动之轨迹,才能有所收获。
举典型的例子,作为悟空本质上不是一个精于斗争,精于算计的角色,他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尤其是大背景认识不甚到位,所以做出了一些在他认为看来是很合理的(打杀凡人蟊贼之类)但在佛家看来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因为悟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对错分明,而上级领导的佛家则关心的是局面和结果,没有对错,只有利益与否,只能说悟空不懂或不愿懂儒释道三家的游戏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