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信息茧房

作者:从前有只坏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十一假期结束之后,就要进行体育测试了,可以说时间还是颇为紧张的。

章杉开始思考为什么他直到现在才知道体测男子跑步方面是3000米?

章杉看着刚才顾子衿发来的消息——“关于体测的事情,都没人告诉你吗?”

这话问得简直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地打脸。

一般来说一个人获得的信息量都是和财富正相关的。

章杉现在的财富丝毫不少,抛开各种现金奶牛不谈,按照不久前张森的思路,只统计章杉名下产业所占的房地产全部置换换成cny就十亿元起步。

可是又有什么用呢?仅仅是一个体育测试的信息,章杉终究之前一直不知道。

章杉跟骆常慧吐槽,骆常慧却丝毫不意外

“一个人就算财富和社会地位再高,也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再说了人了解到的信息是跟自己的兴趣取向有很大的关系的,信息茧房了解一下”

信息时代的一大好处就是打破了传统知识传播的模式,章杉很容易就在网上找到了关于信息茧房的内容。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更加顺畅和有效。

在互联网这么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反而形成一个封闭式的桎梏思维的“信息茧房”了呢?

章杉居然有种细思极恐的感觉。

“信息茧房”这个概念的出处是桑斯坦所著的《信息乌托邦》这本书。

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时,算法还是个模糊的概念。

当算法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并成为内容分发的通行规则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信息茧房”似乎更能贴切地描述算法所造成的影响。

但章杉觉得桑斯坦在其著作《网络共和国》中叙述的“个人日报(dailyme)”现象更像是“信息茧房”的一个投影。

按照这本书中的描述,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dailyme)的可能。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长期处于过度的自主选择,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这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