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庄生晓梦迷蝴蝶

作者:从前有只坏猪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可以为普世价值的探究奠定一个更为明晰可靠的根基。

思考的虽然有点远,但章杉既确定了所谓的记忆空间不是梦,也明确了记忆空间的性质。

那么他天亮之后无非就是这样的任务了

主线任务是确定一下记忆空间是不是只能在梦境下开启。

支线任务则有两个:

一个是学习绘画知识,以便充分运用联觉这项能力;

二是进一步补充一下《老子》的道论思想

接下来章杉也不再胡思乱想了,

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推崇老子哲学,他认为:“早在二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状况,甚至已经预见了未来人类文明将要达到的状况。”他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人与自然越来越疏远的现状深感忧虑。

美国哲学学者卡普拉著有《物理学之道》一书。他认为中国的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同现代物理学高能物理现象有着深刻的相似性。他还在《非凡的智能》一书中说:“在许多伟大的传统中,中国道家为我们提供了最深刻、最完美的生态智能。”

据著名数学家陈省身表示,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有收藏《道德经》。他回忆到爱因斯坦家作客时,书架上仅有的几本书就包括《道德经》的德文译本。

许多大数据科学研究者认为,老子的方法有一些特别的可供分析大数据的启示,比如潜变量与指标方法等

《老子》,先秦时期的古籍,又名《道德经》,相传为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所著[1]。《老子》为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性经典,亦是道教尊奉的经典。至唐代,唐太宗命人将《道德经》译为梵语;唐玄宗时,尊此经为《道德真经》。

“老子言道德之意,著书上下篇”,据帛书本为上篇〈德〉、下篇〈道〉;通行本为〈道〉在上,〈德〉在下。上、下篇在各版本分章不定。通行本八十一章的分法,最早出自刘向《七略》、《老子河上公章句》,道经三十七章,德经四十四章[2]。严遵《老子指归》,德经四十章,道经三十二章。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有分章符号,但未形成今本“八十一章”的格局[3

4]。北大汉简本为德经四十四章,道经三十三章[5]。

《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与“德”为纲,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理,而多以政治为旨归,对传统思想、科学、政治、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后世通行的注解本,以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河上公《老子章句》流传最广。

老子主张尚古主义,从纷乱不安的生活转向虚静的道,人类的文明愈进展,离道的本性愈远。所谓仁义智能忠孝,都是“大道废”后的发展,古时没有其名目,却有其实;后世空有其名,却离其实甚远。老子论生活,分为修己和治人两方面。修己方面,主张不争、无尤、任自然、尚柔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