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旗山酒厂的窖池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是害池,这就和做馊头面包需要酵母一样,不一样的醉母做出来的面包总有着不一样的味道。害池的奥秘就在于所有害池都需要害泥”这些害泥一般来自于其他的害池里,最好是同厂的害池,如果是从零做起,就需要从其他酒厂引入害泥。

有了害泥就用本地的新泥混合,让新泥发酵成充足的害泥做害池。

不同的害池的酵菌群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中”

变化极其的大,考虑地理环境等因素,特别是本地的土壤因素,最好的方法还是先使用旗河酒厂的害泥。

费老这边在旗河酒厂认识一些人”可华边是死活不同意转让一部分害泥给旗山,无奈之下”费老只好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从旗河上游的徽省古井贡和下游的汤池酒厂选害泥,因为早年旗河酒厂的害泥就是用这两个酒厂的害泥中和发酵而成。

除此之外,费老又请了一些关系,到其他各个知名酒厂都调了一些害泥过来做实验,甚至是从五粮液酒厂也带了一部分害泥。

这些害泥在本地发醉新增后,有的是单泥单发,有的是多泥混发,陆续会建设二十多个小害池,用来做实验性的酿酒,最终看看哪个害池在本地是最适应的,效果最好的,最后就选择这个害池的害泥做为母泥,继续增酵更大规模的害池。

在酒厂已经成型的这个害池转了一圈,杨少宗就和费老问道:“这些害池能酿多少酒?”费老答道:“都是一般小酒坊的量,一两吨上下,年底差不多就能出第一头酒,掐头去尾之后,咱们再看看这些害池中哪一个效果更好。”

杨少宗忍不住追问道:“费老,按照您的经验,您觉得哪一个害池会更好点?”

费老琢磨了片刻,道:“说不准啊,这里面的道行深了,我琢磨了一辈子也没有弄明白。当然,基本还是有个大致的规律,主要还是根据你们本地的气候和湿度来看。我在旗山转了一圈,可以肯定这里是能酿好酒的,因为你们这里的环境是半密封的,周边都是山,旗山和旗河水库建成后,本地环境湿度更大,本地的水质化验了一下,应该说是很不错的。我总结你们这里的环境气温,基本就可以用闷热湿来形容,特别是夏天,冬天温度如果不太低的话,那就更好了。这样的环境出好酒啊!”听着这话,杨少宗不由得笑出声,道:“那可就是再好不过啦!”

费老又道:“小杨,我和老苏商量了一下,打算在你们这里采用高粱和糯米混配酿酒,用豌豆和小麦做酒曲。高粱最好是从川南一带采购,糯米就用本地的,或者是用徽北的大香糯。我和老苏说的这个配方其实也是咱们清河县一带的百年老字号配方,咱们酒厂以前有一个老师傅给传了下来”因为和咱们玉壶春的路数不一样,老酒厂一直没有用。那个老师傅早些年过世了,配方就只有我和老苏两个人最清楚,我感觉应该能在这里用上,不管怎么样,咱们也至少可以试一试!”

杨少宗点着头,道:“行,那就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