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雷诺不亮日产亮

作者:浪子刀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的〖日〗本经济泡沫中遭受重创,目前正陷入比较复杂的经济债务中,这种债务在〖日〗本已经非常普遍,类似于国内东北地区的三角债,极其复杂,对〖日〗本经济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中旗公司当然没有资格说抄底〖日〗本经济,但确实可以成为〖日〗本经济泡沫的受益者,在〖日〗本经济陷入崩溃的局面后,钱嘉威在香港收购银行的接触中,〖日〗本三菱银行愿意以17亿港币左右的价格转让他们在1987

年兼并的香港有利银行,而在当时,他们曾为此支出沲26.3港币。

从有利银行现在持有的地产物业和整个资产结构而言,17亿港币的价位绝对是很划…算的,仅仅是有利银行在香港持有32家银行网点及其持有的香港物业、证券就完全可以达到17亿港币的价格。

有利银行做为第二家在香港开业的银行,原称是印度香港〖中〗国三处汇理银行,在1862年至1892年、1912年至1972年之间都曾做为香港三大发钞行,旗下拥有的最主要资产是位于中环的有利大厦,以及相对较为宽裕的存款率和客户比较稳定的证券、投资部门。

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是当时香港愿意在银行业扩展的企业很少,能够出得起口亿港币价位的富豪也不是说特别多,而这些人几乎都无意在香港银行业中扩展,在汇丰、中银、渣打三强的合围下,几乎不可能有其他银行能在香港银行业中占到便宜。

中旗国际在地产市场连续出击后,本身的资金流也基本无力应付如此大的收购,关键时刻还是要靠母公司中旗资产管理公司帮助。

有了杨少宗在此前亲自和中信、华润等红筹公司的交往,这一次再借钱就容易的多,还是故伎重施,在不使用外汇指标的情况下,用旗纺集团的资产做抵押,中旗资产管理公司继续和中信、中银、华润等红筹系拆借资金,并且亲自和华康盛等人前往三菱银行总部进行交涉。

他们一边在东京和三菱银行总部洽谈,一边在香港连夜审计有利银行的资产,试图用最快的速度决战。

因为无法确定具体的风险,钱嘉威想办法引入了前雇主摩根士丹利进入交易,由摩根士丹利承担二次评估和风险抵押,将一部分的风险和收益转嫁给摩根士丹利。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