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宗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将中国机械进出口总公司代替中央国资委持有的37%股份削弱,他通过旗珍集团在港上市套取了一部分流动资金,又用旗珍集团的流通股份做抵押,由中旗集团和中国国际银行借了五十二亿元的短期贷款重新注资神州工业集团,将中机的股份削减到14%,其余分散在各省国资下属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也被稀释,最后,中旗集团在神州工业集团的持股率就达到53%。
如果很多年后,神州工业集团发展起来了,大家又要说中旗集团以小博大,侵占国有资产……放他妈的屁,中机自己要做大股东,没有搞好就吃干抹净想跑路,其他几个省的资产公司也恨不得立刻甩空,将所有钱都投入到股市和深州地产中。
杨少宗说要继续注资坚持下去,江、鄂、鲁、徽四个省的国资委下属资产管理公司都立刻说自己没有钱,要股份你拿去,要钱没有。
操。
总之就是这么个屁事,还好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总裁王镛是王振将军的儿子,和萧薇的父亲萧永华是一个军委大院里长大的,萧薇亲自去游说,王镛看着这个情面才同意继续增资,将神州工业集团的负债率先压低到30%以下,好和其他银行借贷融资。
结果,杨少宗原来计划是中旗集团出管理人才和经验,以及一整套的管理制度,为国家筹建一所特大型国有控股重工企业的雄伟计划就成了泡影,整个神州工业集团就剩下三个大股东,中旗、中信、中机,中机还是中央那边发话,这才硬着头皮没有闪人。
至于其他四家省国资委下属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份本来都不是特别多,又不肯继续注资,他们持有的总股份一下子就被稀释到13%。
成了第一大股东,杨少宗亲自担任神州工业集团的董事会主席,上去就将原来那帮狗屁官僚总裁、副总裁、总经理全部踢出局,一点情面都不给,将杨建林委派过来担任神州工业集团的总裁兼e,在杨少宗担任董事会主席的情况下,直接将所有管理权都交给杨建林,这才重新控制住局面。
很多人,包括中信总裁王镛对于杨建林的赴任都感到怀疑,大家不否认杨建林是一个挺有名的企业家,一手创建了鼎鼎大名的旗珍集团,可旗珍集团是食品行业,神州工业集团是工程机械、冶金、钢铁、造船、重型车床、数控机床、精密机床、汽车、汽车零配件的一个混合型的大型重工企业,这合适吗?
他能胜任吗?
很多人都是如此怀疑。
杨少宗并没有任何怀疑,因为他非常了解杨建林,可以说,在中旗系,真正能将责任管理体系吃透的人就是杨建林,能将华康盛那一套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真正落实到实处的人也只有杨建林。
这两个管理体系中,前一个体系几乎是专门针对国营企业而设计的,历来都有一针见血的效果,而在市场营销领域,杨建林也是一个集大成者,有着很多属于自己,也不同于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