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清初约10%。到新中国建立时仅为2.4%。
唐宋间,森林的主要采伐区仍延续以前的西河一带,即岚州(岚县)以南石州、汾阳(离石、方山、中阳、柳林、汾阳),向北已延伸到芦芽山东南部。
宋时,伐木工人常达三四万之众。所采木材多经文峪河至汾河,或经黄河编筏运出。
北宋末年汾州附近大旱,河水涸,水运停,积压待运的“修楠巨梓”数万根,可见采伐量之大。
这一集中采伐区一直延续到金后期,仍有“万筏下河汾”的记载。
元代晋北森林采伐同样严重。从当时绘制的《运筏图》中可见,大量木材被拉去修建大都。
明初自永乐四年开始,又对京城重新布局,修建皇城宫殿和内外城楼及坛、圜、府、庙等建筑群,达14年之久。所用木材很多采自繁峙、代县、五台、原平等地。
当时雁门宁武至偏关长城内外之间,森林虽屡受破坏仍很茂密,被视为北边的“第二樊篱”。
到明中期,京城达官贵人、边地驻军及当地民众群起滥伐,“百家成群,千夫为邻,逐之不可,禁之不从”,“林区被延烧者一望成灰,砍伐者数里如扫”。
百年上下,“一望不彻的林木,竟然砍伐殆尽”。与其相邻的芦芽山也未能幸免。
到天启修三大殿,只能跑去湖广伐木了。
入清后,人口繁衍,农田辟垦和民用木材需求相应增加,不少林区在这一时期彻底消亡殆尽。
水土流失严重,环保压力大呀!
……
革命军过乡宁、吉州、大宁,一路无阻,于十八日到达隰县。
有两位陕西老乡,混十万马进忠、过天星惠登相正在围城。1马在南明永历时封为汉阳王,病逝;惠投明为总兵后投清,南下时被沈寿峣斩杀。
两位反王邀请革命军共取富贵。
快拉倒吧!
吕梁山区穷的拉稀,连一般地主小财都不能顿顿吃白面;陕西各家反王又多从附近过黄河,地方早被糟蹋完了。
这“富贵”留给马进忠、惠登相,革命军就不掺和了。
李自成赶时间,也没空跟他们多聊,继续北上三十里,在石楼县旁边进入刘宗敏山寨。
刘爷还有个寨子位于三百里外的娄烦。
刘宗敏真他娘得力,打遍吕梁无敌手。现下他正和原七队王文耀、扫地王张一川、满天星张大受围攻静乐县。
宁武总兵孙显祖已经赶回去了,李自成怕出意外,派出刘芳亮前往接应。
小刘轻装出发,一路马不停蹄,跟大刘联系上后,按对方交待在娄烦附近驻扎下来。
刘芳亮一待就是好几天,还不知道要再等多久。粮,眼看就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