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抢救黄泛区

作者:三院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因“老亲惧祸,流涕催装”,“不得不”仕清的吴伟业后来感叹——

“夫死者,人之所难,未有不健于决,成于果,而败于犹豫者也。”

“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憔悴而今至于此,欲往从之愧青史。”

“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

“追往恨,倍凄咽。故人慷慨多奇节。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

“忍死偷生廿载余,而今罪孽怎消除?受恩欠债应填补,总比鸿毛也不如。”

当然,有人妥协,就有人不要命。

那些人除了忠君而送命之外,大概还有些其它意味在其中。

先瞎几把说个晚清王国维,“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他未必就是殉清,更像是陈寅恪所说“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处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剃发易服”就是满清给明人出的单选题。

有文化的人或殉国或在妥协中痛苦,至于一般老百姓,天下本是老朱家的,关我啥事?

明末松江府人说:“明时赋役繁重,倾家者甚多……更有种种差徭、杂派,如辽饷练饷、沿海城垣、烟墩寨台、桥梁马路、修筑护塘、打造战舡、制合火药、置造军器,及一应匠班棘刺、弓箭棕麻、小夫水夫钻夫、图马槽刀、草豆青树梗木等项,每南应出银五六钱。正额钱粮,又加二三火耗。漕、白二粮,每石二两七八钱。当役破家,业户受累,所以有空写文契,将产业送人矣……”

大明百姓都活成这样了,人家巴不得老朱赶紧去死。

不管是张王李赵还是爱新觉罗坐了天下,老百姓能不用纳税?能不受盘剥?

所以谁当皇帝都一个球样。

大明不管百姓死活,百姓凭啥管你死活。他们对大明朝的生死可以说非常漠视。

蛮夷鞑子来了也无所谓,只不过是换个统治者,换个征税者而已。说不定蛮夷的盘剥还比较轻呢,起码总不会比大明更坏吧。

上面那个松江府人说完大明政策又提到与满清对比:“……自此一番改革,大除往日之害。正所谓政令维新,一府四县,亿万粮户及有田业者,子子孙孙俱受惠无疆矣。”

“……至如明季服色,俱有等级。乡绅、举、贡、秀才俱戴巾,百姓戴帽……庶民极富,不许戴巾。

(满清)今概以貂鼠、骚鼠、狐皮缨帽,不分等级,佣工贱役及现在官员,一体乱戴,并无等级矣。

又如衣服之制,载在会典。明季现任官府,用云缎为圆领;士大夫在家,亦有穿云缎袍者;公子生员辈,止穿绫绸纱罗。

(满清)今不论下贱,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