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志左右一瞅,看到案上的笔墨,顺手拿了过来,给崔光演示。
“尚书请看,洧水虽藏于地底,但就如暗河,分流四处,是以高奴只是其一。但以我估计,其多埋于千尺之下,故而非人力可采。”
“听你之言,便是金明郡,那火油也非只这一湖之限?”
“一湖?”
李承志装模做样的皱起了眉头,“该有七八湖才对,且散至三四乡之广,何来一湖所限之说?”
“那为何元晖遣人寻探,就只查到了这一处?”
“那我就不知道了!”
你不知道个鸟毛?
一看李承志笑的如狐狸一般,崔光就知他没有说实话。
若非李承志,天人就无人想到这洧水……哦,这火油可用于战事,更可制出天雷那般的利器。且当初便是他亲至金明郡寻查探访,才物尽其用,故而这天下再无比李承志更知之甚详之人。
他说足有七八处,那就定是有七八处的。
如今的元晖自身难保,自是不敢欺瞒太后,说直查到一处,那肯定只查这一处。
那时何处有差?
脑中闪过了一道灵光,崔光猛的就想到了高猛。
他顿时恍然大悟,知道李承志为何笑的那般奸诈了。
这小贼分明就是在暗示自己,是高猛做了手脚。
但高猛要这东西有何用?
想到这里,任是崔光修炼的快要成精了,脸色也禁不住的一变:如今举朝皆知李承志曾予太后秘奏,高肇必反……
心里转过七八个念头,就连崔光一时都拿不准,到底是李承志为了诬陷高肇,故而有意诱导予他。还是真就如墙上这赋中之隐意:众人皆醉他独醒?
碰上崔光审视而又怀疑的目光,李承志暗暗一叹。
就连如今与他关系最近,最信任他的崔光都如此,可见太后、诸辅,及这满朝文武?
怪他自己:仿佛影帝附体,戏演的太过逼真,如今连他自己想找丝破绽出来,竟都无能为力。
也怪高肇:能权倾朝野,今众元氏宗室恨其入骨,却依旧屹立不倒,又岂是易予之辈?
论起手腕、心计,自己终是要比高肇差上一筹。
不然何至于次次都是棋差一步?
罢了,就当积些阴德,也更为以为少些障碍,至于有没有人愿意信,那就由不得自己了。
李承志怅然一叹:“言尽于此,只求尚书向太后代一句话:只要关中不乱,这天就塌不下来!”
说到这里,崔光自是无意久留。告辞了一声,匆匆离去。
一路上,他都在疑神疑鬼:李承志莫不是又在嫁祸高肇?
连他都如此,何况高英、元澄、元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