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一章 点石成金

作者:眀志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达奚跟傻了一样。

而李松等人却是笑而不语,只因今日这一幕,他们不知已经历过多少次。

就如郎君开智之初,用烈酒、胡蒜救了胡保宗,便是出自后晋葛洪的《抱朴子金方》。

又如以冰筑城,抵御僧逆,则出自刘宋史家裴松之所著的《三国志注》。

还如献于先帝元恪的宿铁刀,并以生铁成钢之法,则出自如今依旧在世的南梁方士陶弘景的《集金丹黄白方》。

但东晋也罢,刘宋也罢,南梁也罢,为何就未研制出可救伤兵的药酒、可予冬时御敌筑城之法?

而如今的南梁,士卒依旧还穿的是软铁甲,用的是生铁枪头……

所以凡李氏亲信早就看穿了,这些都不过是郎君的说辞罢了。不然他为何不解释解释,那钢炮是出自何处,那以坩炉铁钢之法又出自何处?

更不要说郎君从未来过河西,却能将每一处矿藏所在指的清清楚楚……

达奚抓耳挠腮,好不兴奋,紧紧的抓着张敬之的袖子,问着《淮南术》中是否还载有这般近似点石成金的神术。

张敬之随口敷衍着,似不不经意般,看了李承志与李松一眼。

他终于明白,李承志为何只是令李松挖运胆土,而不是早早就将此法授与李松,令他炼铜。

只因太过简单,一看就会。

而那时李松已为西海主事,治下民近两万户,若是心狠些,一户征一丁,便可得战兵两万。

当时他已得李承志授意,知表是铁矿、坩山所在,更知坩炉炼钢之术,是以不缺刀兵。

而翻过合黎山,便是西海地界,时多有杂胡放牧。再往南的祁连山北麓,更为卢水胡世代牧居之地,是以李松若是有意,只要屠了这些胡部,抢掳上万匹战马轻轻松松。

如此一不缺兵、二不缺甲、三不缺马,若是再将炼铜之法教授予他,便将钱粮也一并解决了,与倒持泰阿,授人以柄有何区别?

到了那时,李松再是忠耿,怕是也会生出邪念来。更何况他并非循规蹈距、安份守己之人,不然何至于连累李承志九死一生?

下意识中,他又想到了李承志时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

人心最是经不起试探……

之所以忠诚,只是因为背叛的筹马不够……

若是知炼铜之法,再让他得到除李承志之外,如今就只有李亮知悉的火器秘方,李松又该如何选择?

越想越怕,不知不觉间,张敬之的额头上就见了汗迹,心中对李承志也就逾加佩服:三年前予泾州遣白甲旧部西遁之时,李承志宁愿与李松离心离德,也要当他之面,予李亮、皇甫、李丰、李时等人授计,嘱咐一干心腹时时提妨李松。

当时知情之人虽未敢置喙,但皆是不以为然,以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