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摆,这是因为道之无穷,因为老悟道而知道,才会觉得自己的渺小,才不敢为天下先。
这是个人认识,在王禅拜师的时候,这些东西会有详解,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持续跟进。)
“小先生之说,实在十分新奇,老夫也习得易理,却难解其意,若依小先生之说,易理非是让人知道处世之道而是让人能解天地之道的钥匙,让老夫有些提壶灌顶之惊。
老夫一辈子也未曾想过,当年轩辕黄帝留下此书,竟然不是教化于人,而让给后世之人留下通解大道之法门,实有惭愧,老夫妄读易理半辈子,在此谢小先生教诲。”
“易有谦卦,上地下山,山在地下,藏峰于地,不露形迹不显峥嵘,这是为谦也。
夫子之谦到让小子受教,是小子自负,有如满杯,只知言教于人,却不知习人之优。
正是三人行,必有我师,刚才季子其实也非无优可学,只是小子却只看到其劣之处,却因自负无法正视其优之处,所以在下才是真的惭愧,若有它日,当亲自向季夫子致以歉意。”
王禅看着孔夫子对他一揖,也是十分有愧,此时也是对着孔夫子一揖还礼。
“小先生说得不错,‘三人行必有我师’,谦卦就是要让人知天地之道的无穷而不敢自大自傲。
只是听说小先生是天赐灵婴,难道这些所悟所解亦是天生就懂的吗,还是另有名师相教。”
“嘿嘿嘿,夫子误解,刚才才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为何还有此问。
我虽是天赐灵婴不假,可却并不天生聪慧,世人皆是吾师,以人为师可以知人过错,以正己之其行。
我自小受教于母亲,我的母亲仁善至先,而仁善为世人德之本,而应了山水蒙之卦,蒙以养正之说。
启蒙之教当以正为本,小子之师,当先是生母。
其次,小子识数之后,受晋国公子传教于武技,机关巧术,医理药理,这些都与道相通,其算是我之次师。
后得楚国前左相国李悝教诲,自小读易理之识,知天地之道,捭阖之理,阴阳纵横相生之识,他亦是我师。
而且小子自小就与人交道,也识人世常理,能观人相面,度人心思,虎踞万千百姓亦是吾师。
自出虎踞之后,涉及列国争伐,而列国百姓,列国贤才亦是吾师,小子这一路行来,也是边学边用,到让夫子见笑了。
至于齐国史角大师,虽然小子从未谋面,可习得他的天问天式,也能从剑势之中领悟史角大师之悟,所以他亦是吾师。
将来若有机缘,小子还有一师,那该是小子真正的师傅,只是小子此时也未谋面,只知其名,未见其人。
现如今与夫子一谈,夫子当亦是吾师了。”
王禅也是顺着刚才的话,显得十分谦虚,顺手一揖,算是见夫子如见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