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李耳之愿,所以师傅本不该留此,却又不得不留,若有一人能明之,心愿已足。”
王禅一听,此时也知道他师傅的名讳,叫李耳,也自称老子,这到是十分适合于他的身份,而他自然也可以称他的师傅为“老子”了。
此时老子与他所说,也是让他不敢再问,怕打扰老子的思路。
“道可道,非常道,言可言,非常言。”
老子只是随口而出,可王禅却是听得一头雾水,什么道可道,却又非常道,言可言又非常言,这像是说了,却又像是没说,自相矛盾,实不可理解,可他却又觉得这几句话含着至深之理,所以也在暗暗思虑这其中之意。
老子却也微笑看了看王禅,知道王禅还是比其它人聪慧,所以能如此慢慢思虑,却又不发问,与普通之人相反,若是普通之人听到这样的话自然会笑,笑老子说了等于没说,如此说辞不如不说。
可这就是明道的基本,若是不能理解领会,空说其它才是妄言。
“禅儿,依你之见,道是什么?”
老子还是有意引导王禅,让王禅先从明白道是什么开始,这样或许他的讲解王禅才会明白。
“徒儿不明,道似乎摸不着,看不见,却又无处不在,宇宙苍穹皆可为道,细如发丝,世人蝼蚁也可为道。”
“不错,不错,孺子可教也。
道是无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生万物,而你我芸芸众生,万千世界皆为道生,皆是道,故道若可以用道来解,就不是真正的道,道无形,道无踪,可道却又有像而生。
道为无极,若道加一,又如何?
却也依然是道,道再加万千,也是无极,依然是道。
而道减一,又如何?
却也依然是道,道减万千,也是无极,依然是道。
刚才所言,道只可明,不可悟,就是此故。
你我本是道中之一,如何以小悟大,以有形之思而悟之无穷呢?
所以道又如何可以以道称道,你我所言之道,只是你我所明之道,而非真的无极之道。
就好比用一个器具可以装一方天地,却无法装万千天地。
你我所明之道,就是道之一,道之二,道之万千。
普通世人,能明一二,即已聪慧,能明是千,即已是贤人,能明万千,却已可以超脱于世了。
之所以称之‘明’,而非悟,就是此理。
人之思虑,有如这太阳之光,所照之处,皆是道也,可纵是如此,普天之下,也有太阳之光所不能明之也。
你看这苍穹宇宙,无边无际,谁可言能明无边无际之道。
所以师傅也好,你将来也罢,能明多少,自有多少道心,也就有多少道之修为。
而非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