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一统之势

作者:青虫月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无行,以致现如今齐国示弱,不敢再图中原。

而楚之庄王,那更是盛极一时,周天子忌于楚之强盛,不得己而封楚为王,在列国之中也是首屈一指,可庄王阵兵十万于大周洛邑,问鼎中原,最后确知得天下以德为首,无在乎于鼎之说。

自此之后,楚自尊周天子,历年供奉,也是有自知之心。

而晋国本来王族,封地中原,与天子比邻而居,却世无忠孝之心,于文公、景公时显赫一时,列国之中,难有并肩。

可这也间接致周天子之弱,而晋之盛景不再。

秦国非子,位卑而微,却能发奋图强,于穆公之勇,为在周平定十二外番,一时之间称霸列国,这都是自周以来诸侯列国之图强之例,可没有一个能够长久,终其原因,皆是因德无统天下之能。

(本来宋国也算不错,可却称霸时间不长,齐国小白,得管仲相助,盛极一时,只是最后结局却是饿死,所以教子无方。

庄王问鼎,也就是问鼎中原,可却也是德不配位,最后明白德行天下的重要,自退兵回楚,重尊大周。

秦国先祖非子本只是周王养马之人,在列国之中是最为卑微的,封地为秦,可却为大周平定外侵戎狄无数,保得大周延续不断。

而晋国本就是姬姓王族,又封地中原,自大周后,也就两代盛极,在春秋末期,也是没有什么存在感的。

至于秦国,在惠公及赢盘父子这二十四年,在史书上也是毫无记载,所以本人也不会过多发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秦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其一上述已讲,在于巴蜀。

若是楚国得了巴蜀,那么自然可以一统中原,可楚在战国之时却安于现状,也没有明君。

而秦能平巴蜀的功臣也是鬼谷子的弟子张仪之功。

至于有人会问,那三国之时为何蜀不能得天下,却是魏呢,那是因为蜀失荆州,也就是此时的楚都,没有向中原进击的支撑,所以失荆州是蜀国失败的最大根源。

而秦国先得巴蜀,后得魏国河西之地,这才后有巴蜀为基,河西之地为进击之路,最后也才能一统。

当然此书最后一部,三家分晋会为一统中原打下基础,天地周而复始,以七为数,七日来复,这卦在上一部施子生辰之时讲过。

当然这些分析也是鬼谷之所以要三家分晋的目的,最后把春秋带入战国,也就是从三家分晋开始。)

赢盘听完,脸色发红,他知道王禅所举这些例子,而这些列国王候也都是显极一时之人,非他能比。

而王禅所言,以民为本的理念也让他深思。

秦国现在的情形非是列国之中最强者,若要论及,那么西有巴蜀,南有楚国,而东有晋国,北有戎狄、玉渠,都是大患。

若真的依他所想,取了上庸,还真如蛇吞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