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一机床厂

作者:阿勇老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门催债的那些人。”

姜余立刻就明白了,这其实就是俗称的三角债。

在80年代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国有企业之间的债务内部循环越来越重,最后导致90年代大爆发。

说简单一点就是甲欠乙、乙欠丙、丙欠甲的连环债务问题。

经济发展好的时候,这种问题并不明显,都被大家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90年代初,工业产品市场货物积压严重。

三角债的问题就显的更加突出,这种情况就成为华夏、俄罗斯、东欧诸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障碍。

机床厂作为工业经济中的中游产业,受到的冲击算是最严重的。

财务报表上面显示他们的工厂是没有亏损。

但很多之前拖欠己久的债务是要不回来的,而他们又要归还上游企业的材料费。

实际上算是亏损的。

第一机床厂有4800万债务要不回来,而他们还欠钢铁厂3200万材料费。

其实,这就相当于他们已经亏损8000万。

像财政这么混乱的企业,如果没有政府的斡旋,想收购或者合资肯定不现实。

姜余留下电话号码便回去了。

临走前,他也说了自己的基本情况。

“我是北美一家名为“腾达精工”机械厂的一个董事代表。”

“公司拥有先进的五轴联动数控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实力。”

“另外,我在德国汉堡还有一家数控机床厂,名字就叫瓦德里希科堡机床厂,你们查一查就知道了。”

“如果第一机床厂的财务厘清后,咱们双方倒是可以先期谈一谈,然后建立合作关系……”

回到招待所后,姜余心里其实有些后悔选择了机床这个项目。

他万万没想到国内的经济起点居然这么差。

首都的经济状况都是如此,更不用说其他地方了。

就算珠三角,长三角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

作为一个商人,有时候真的不能太过于讲情怀。

第二天他哪里也没去,给上门来的数学系的几个老教授们讲解自己解题的思路。

这些老教授能够放下架子过来求教,这已经很说明了姜余的解题方法确实很清晰,思路也很正确。

姜余也很有耐心的给他们解释,以后他不可能老呆在学校,还得靠这些老教授们帮衬。

第三天,令他意外的事情出现了。

吃完早餐后,杨校长带着几个陌生的中年人来到了他的宿舍。

经过简单的介绍后,他便明白了怎么回事。

这几位是军部总装处的司长和干事,找他的目的也很简单。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