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礼和李校察还没怎么着,席弘大一下子就激动起来,道:“武娘子此言当真?”
武舒说道:“白纸黑字的合同,如果我们不遵守契约,大可以到朝廷那里告我们。”
“我道教的声誉不是区区钱财能衡量的,我们不会为了一点钱财就自毁长城。”
席弘大再无怀疑,道:“好,我签了。劳烦武娘子帮我计算一下我的封国需要多少钱财和物资,再溢出三成贷款采购物资。”
武舒赞许的道:“将来席侯会为今天的决断感到高兴的。”
席弘大笑道:“不用等未来,我现在就已经在高兴了,哈哈……”
他之前一直在地方当县令,官虽然不大却是地方行政一把手,方方面面都要操心,对物价的变化更加敏感一些。
朝廷分封诸侯国,各种基础物资的缺口会很大,未来物价上涨是必然的。
现在和道教签署采购协议,就不用担心未来多花钱的问题。
溢出数据贷款,一来是想多储备一些物资,能用到最好,就算自己用不到也能转手高价卖给别人。
还有一点是他家穷,根本就拿不出什么钱来建设封国。本就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还不如干脆点和道教拉好关系。
至于过度依赖道教,将来会不会受制于人,这完全不用担心。
前五个诸侯国是朝廷弄出来的样板,不可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他计算的可是很清楚的。
李元礼和李校察也不是傻子,很快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
可他们依然有些犹豫,既不想从道教借那么多钱,又想签署这份保底合同。
迟疑了一下,李校察就问道:“不从道教借款,能否从你们这里采购物资?”
这个问题陈景恪他们也早就考虑过了,武舒当即就说道:“可以,但你们需要提前支付三成的货款。”
李元礼和李校察各自思索了一番之后,终于给出了决定。
从道教借三分之一的款项,然后自家再出一部分钱采购物资,总数计算下来有三分之二的物资是从道教采购的。
剩下三分之一他们准备自行采购,毕竟家大业大,依附他们的商人也不少,必须要给那些人点甜头才是。
于是他们当场拟定了合同,双方签字画押,李承乾当了保人。
之后李元礼三人也相继告辞离开。
武舒拿着三份合同看了又看,别提多开心了。
李承乾也终于问出了自己的疑问,道:“一旦诸侯国建立,各项物资必然会涨价,你们明知如此为何还要签署这样的合同?”
陈景恪解释道:“我们用他们提前支付的货款,建立完善的采购渠道,建设工厂作坊,改进生产工艺……”
“等我们的工厂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