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众望所归,诏令周师即刻入职!

作者:姿然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身在其位,当谋其事。

招安,自古以来就是最好用的手段。

哪怕陈实庵即便入了朝堂,也不影响风语文章日后还会再出现。

但至少,会处在一个框架之内。

说到底,陈实庵的风语文章,确是于国有利,只是触及党争与权争罢了。

可如果他不在朝堂,以风语文章的影响力,一旦诱发民怨,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

帝后不希望天国之乱重演,广旭帝也同样如此。

如今的大庆,比之天国之乱前,已经是元气大伤,再来一次,即便是广旭帝成功的执掌朝堂又如何。

到手中的,不过就是一个被打废的大庆罢了。

与这种隐患相比,招安陈实庵,实在是太过划算了。

就好像李自成如果在明末的那波裁员潮里没有被裁员,没有因讨薪而走上加入义军,那大明未必就会亡。

“相比陈实庵和他的风语文章,周师之事,确实不算什么。”

广旭帝心中也做出了与帝后一样的判断,陈实庵必须入朝堂,不稳定因素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今,他准备的其余学院中人对胡院长的攻讦,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当帝后与广旭帝共同拍板,此事就一人无可阻挡。

但广旭帝还是缓缓开口,做了补充:“周师今日亲至朝堂之上,天下学子也皆为周师欲要执掌京都学院而欢呼雀跃。

既胡院长一心请辞,那此位置,非周师莫属。

但朕有一个请求,便是这撰写风语文章的陈实庵,确有一番锦绣之才,当为国用。

听此人乃是周师的得意弟子,周师也曾力邀其执教京都学院,此事,还望周师落实。”

在场的人,哪个不是人精。

广旭帝如此一说,他们心中都有所明悟。

虽然不说惧怕,但广旭帝与帝后的帝后之争,确实是因为陈实庵的缘故,才得以消散于无形。

周师,当真是有个了不得的弟子啊。

对广旭帝的话,周师走出列来,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拱手作揖,缓声道:“陛下,帝后,诸位同僚。

京都学院院长之职,子瑜势在必得,可在此之前,子瑜有些话,要说与诸位听,说与这天下百姓听。”

“周师请讲。”

作为自家阵营的第一位重量级选手,广旭帝还是给足了面子的。

而周师站于朝堂之中央,受百官之注视,也是丝毫不慌,沉声开口:“好叫诸位知晓。

子瑜阔别朝堂十年之久,之所以再度归来,确是为京都学院院长之位而来。

但此来,子瑜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当初本心。

我在这里,不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