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飞歌第73章

作者:秀才哥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饿中苦苦挣扎而望梅止渴式的自我安慰。它直观地反映了中国社会一直以来饱受饥饿蹂躏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是物质的,迫切的。祈盼通过一夜暴富实现快速发财,进而能够吃饱穿暖,长期是中华民族的心理底色。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力的历史性跨越的提升,中华民族迎来物质生活空前繁荣的时代。老百姓终于可以经常地吃饱饭穿暖衣了。中华民族积蓄了几千年的高烈度饥饿势能终于开始得到释放。然而,正如水库泄洪,水闸开启的那一刻,洪水咆哮奔腾,一泻千里,其冲击力比未开闸前更具破坏性。一个久历饥饿之人,最初进食的那段时间,反而是饥饿感最强烈的时刻。在这个阶段,饥饿感的释放,带来的是疯狂的猎食行为。不管食物有毒与否,一切都以迅速满足食欲为唯一动机。这种疯狂在衣食住行等各个物质领域全面呈现。整个社会表现出来的完全是一种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俗话说,人穷志短。一个人,一个民族,如果被物欲追求冲昏了头脑,造成的后果就是不顾一切,不择手段,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所以,我们看到,伴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糟糕。空气污染严重,水体肮脏不堪,资源日益枯竭。吏治腐败层出不穷,学术不端屡见不鲜。这些都是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这种阵痛就是整个民族释放饥饿感的负面效应。

好在,父亲并没有受到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虽然,父亲也是从长期的饥饿折磨中走来,但他并没有那种饥不择食的焦虑和狂热。到目前为止,除了与母亲离婚,父亲并没有做出其它伤天害理的勾当。这一点,父亲几乎无懈可击无可挑剔。因而,想到父亲的恬淡与理性,赵书勤还是肃然起敬。

闲聊中,赵德胤还谈到商总打算培养赵书勤为未来煤化工项目的负责人的决定。其实,商总在做出这个决定前,还是事先与赵德胤商量过的。赵德胤打心底里支持商总的决定。毕竟,儿子是学的专业是化学。煤化工产业,刚好与儿子的专业对口。儿子如果能得到商总的器重和提携,在煤化工产业上获得历练,无论是对儿子的能力提升,还是对今后的自主择业,都是大有裨益的。所以,赵德胤明确表态,赵书勤大学毕业后,如果商总兑现诺言,让赵书勤到他的煤化工公司去上班,赵书勤一定不要推辞。赵书勤当然不会推辞。他也很期待这机会。

“放心吧,爸。到时候,我肯定会抓住这个机会的。”赵书勤恳切地说道。

“那就好。不过,这种工作要求的东西比较多。所以,今后你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把专业学好学扎实。这样,你才能胜任商总交给的工作。”赵德胤殷切地嘱咐道。

赵书勤点点头。

赵德胤又问儿子与何淑懿的恋情发展情况。赵书勤不愿谈论这个话题,便顾左右而言他。赵德胤颇感无奈,叹息一声。

“其实吧,何淑懿这个姑娘还是蛮不错的。人长得漂亮,心地也善良。关键是,她喜欢你。何教授也欣赏你。与她在一起,他们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