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父亲在天堂寨水电站项目上遭遇的这通挫折,赵书勤更加认识到到父亲挣钱的艰辛。原本,父亲只是一介藉藉无名的农夫,一个疲于奔命的淘金者。机缘巧合之下,侥幸在金洞里意外发了笔横财,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之后,又到处承接工程,不管大小,只要能赚钱,都拼命去干。长期以来,父亲虽然通过承包工程确实也赚到了不少钱,但赚的都是辛苦钱血汗钱。父亲几乎每天都在工地忙碌,吃住也在工地解决。可能工作强度不及别的工人那么大,但要处理的事务庞杂繁琐,小到工地日常物资采购,大到工地承包价格评估,事无巨细,都必须亲力亲为,所以也不轻松。因为父亲承包的工程,大都是层层转包下来的。利润也经层层稀释,到他这里已经所剩无几。为了多赚点钱,父亲一般都不轻易请人。自己能做的,就尽量自己做;实在做不了,再货比三家地雇人帮忙。因此,父亲每天都要忙这忙那,不见片刻歇息。一天下来,焦头烂额,精疲力尽,一躺下就能酣然入睡。这也是父亲的宿命。他不像商总,文化高,谋略远,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父亲能赚的,也就是一些辛苦钱。
不过,赵书勤还是钦佩膜拜父亲。父亲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行事稳重。父亲从不激进,也不冒险。任何工程,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从不参与,哪怕所预测的利润再高。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这也保证了父亲的辛勤付出不会竹篮打水,生意越做越大。最难能可贵的是父亲的心态。父亲虽然一直在艰苦中努力,但始终保持一种淡然超脱的心境。正如前面他所说的,不该他赚的钱,他从不奢望。所以,当商总邀请父亲去东北投资草场沙化治理项目时,父亲婉拒了。不是说父亲没有本钱,也不是说父亲看不到赚钱的希望。毕竟,商总这么一个精明强干的人物,是不可能让自己巨大的投资兵败草原的。赵书勤认为,更多的是父亲压根就不想去赚这个钱。倘若父亲决意要去投资,哪怕资本不够,他也会想方设法筹集满足。就像天堂寨水电站这个项目,他决意做的,就算历尽千辛万苦,也要全力以赴,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在父亲的身上,赵书勤并没有看到一种对金钱的饥渴所引发的浮躁。而这种浮躁如今正在全社会蔓延,并愈演愈烈。
数千年来,中国社会一直都在农耕文明中艰难曲折地发展。农业是维系社会运转的主要生产形态。由于科技不发达,农业的生产方式粗放落后,生产力极端低下。农业产出远远不足以维持国家人口的温饱用度。广大农民劳苦终年,连勉强果腹也只是天边的云彩,永远可望而不可即。饿殍遍地,民不聊生,长期是中国社会的残酷现实。人民的赤贫,物资的匮乏,让整个中国社会千百年来始终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只是,由于漫长的封建专制的高压统治,这种饥饿感被强大的封建思想深度洗脑所造成的全民麻木压制了。但还是有所反映,具体表现就是,中国人的社交问候和年节祝福,往往都会送上恭喜发财之类的愿景之语。这句恭喜发财,不仅是中国人的日常祝福祈愿,更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在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