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蒙晓璐必须只爱他一个人。赵书勤觉得,恋爱的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双方享受完全的自主权。所以,他不会苛求蒙晓璐对恋爱的忠贞不二。她愿不愿意与他在一起,那是她的自由,赵书勤完全尊重她。当然,赵书勤也抱怨了几句,说两人这么多年的感情,蒙晓璐竟然也能够割舍,未免太残忍了。他很伤心,也很绝望。在短信的结尾,赵书勤认真地询问蒙晓璐,他是不是已经输得一败涂地,还是尚存几许希望。
短信发出去后,赵书勤满怀地期许蒙晓璐能够迅速回信。可他等了许久,直到回到天同县城,也不见蒙晓璐有何动静。赵书勤大失所望,心灰意冷。他觉得,内心残存的最后一丝希望已经彻底破灭。他不必再抱任何幻想。他得接受这段感情已经成为历史的残酷现实。
母亲似乎也就看出了儿子的心思。回到家中,母亲郑重地问赵书勤,是不是与三妹闹掰了。这是这么多年来,母亲第一次过问赵书勤与蒙晓璐的情感问题。之前,尽管早已掌握儿子与蒙晓璐的恋爱事实,但母亲并没有介入其中,发表任何的立场看法,既不说支持,也不说反对,甚至完全不予过问,而是静静地观察两人恋情的发展状况。
“我觉得,你还是参考你父亲的意见,放弃与三妹的发展。”母亲果决地说道。
“为什么?”赵书勤沮丧地问道。
母亲沉思片刻,然后将蒙晓璐的性格特征进行了一番分析。当然,也不忘与何淑懿进行比较。母亲认为,蒙晓璐这个人很聪明,也肯学,进取心很强。这是她的强项。所以,她的学习成绩比较优秀。但她这个人比较现实。对待人事,包括爱情,有一种趋利避害的自保态度。所以,在爱情上她不会对赵书勤忠心耿耿。只要有需要,她可以随时抛弃赵书勤。因此,母亲并不看好儿子与蒙晓璐的这段感情。从心底里,她也不是很喜欢蒙晓璐这个姑娘。
相较于蒙晓璐的复杂性格,母亲倒是觉得何淑懿要单纯得多。以她对何淑懿的了解,她对赵书勤的感情是很专一的。她不会像蒙晓璐那样,在感情问题上夹杂太多现实的因素。所以,母亲打心底里喜欢何淑懿这个姑娘。
“可是,我对何淑懿提不起多大的兴趣。我觉得她脾气很差。我适应不了。”赵书勤向母亲坦诚道。
“这个没关系的。感情可以慢慢培养。当初,我跟你爸是人家介绍认识的,不是也没有什么感情基础。最后不也是结婚了吗?”母亲开导道。“只是,你爸不是人,好端端的一个家被他搞得一团糟。”母亲恨恨地骂道。
赵书勤默然不语。在感情这个问题上,他其实没有太多的话语权。一来,母亲说的,未尝不无道理,赵书勤没有更好的理由去反驳,也不想去反驳。二来,赵书勤的内敛性格,决定了他不想在感情问题上发表太多意见。哪怕他就是对蒙晓璐情有独钟,也只能点到为止,不想过多延伸。更何况,目今的主要任务,还是以学业为重。感情问题,不应该占用太多精力。所以,面对母亲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