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飞歌第83章

作者:秀才哥哥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噬,人类的抵抗能力不堪一击。为了应对生存中面临的种种艰难险阻,人类除了勠力同心抱团取暖一致对外外,别无他选。因此,吴歌师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温情脉脉的。

“真的,在我们侗乡,这种温情脉脉依然保留着。但外面的世界,基本就荡然无存了。”吴有治歌师感慨万千地说道。

吴有治歌师还举了一个例子。吴有治歌师有个孩子在长三角打工。有一年,因儿媳妇刚生产,需要人照料,儿子又要上班,无暇顾及妻子,不得已吴歌师夫妇两个就前往长三角,担负起照顾儿媳妇的重任。儿子的购房在一个小区里。住户好几百,人口好几千。但吴有治歌师夫妇到彼后,在一年的时间里,都没有跟同层的邻居住户打过几次照面。即便见面,大家也只是冷面相对,很少打招呼,更别说互相串门了。甚至,吴歌师晚上歌瘾上来,禁不住要高歌一曲。第二天,警察就找上门来,说吴歌师扰民,将吴歌师批评教育一番。这种事在侗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在长三角却是真实存在。吴有治歌师十分不适应。所以,但待儿媳妇月子满三个月后,吴有治歌师就坚持要回老家高名,说什么也不肯再待下去。他觉得,自己就像置身于一片渺无人迹的荒漠中,周围除了恐怖的死寂,还是恐怖的死寂。他感到不寒而栗。

“真的,一点人情味都没有。”吴歌师心有余悸地说道。“我很不习惯。人类如果都是这样将自己孤立起来,与世隔绝,迟早要完蛋。”吴歌师痛心疾首地说道。

“所以,您才要创作这部《木叶飞歌》。”赵书勤会心地说道。

“基本是这样吧。”吴歌师喟叹道。“我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一旦把彼此之间的温情脉脉都弄丢了,后果是很严重的。因为,面对大自然的残酷一面,我们的温情脉脉才是可以力挽狂澜的救命稻草。我们人啊,不要太高估自己了,要学会谦卑,学会温情。”

当晚,赵书勤和海青青与吴有治歌师就北侗民歌发展现状探讨了一番。吴有治歌师还建议海青青将来做毕业论文,不妨就以北侗民歌这个主题为课题,一来可以吴有治歌师可以为她提供素材,将这个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延伸,论文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二来也为北侗民歌发展主题进入学术范畴带个好头,吸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沉下心来关注被动民歌的发展。因为,随着市场化经济浪潮无孔不入,北侗民歌面临着严峻的现实问题,那就是代际传承的人才枯竭与断层。吴有治歌师说,北侗文化的日渐式微,或许不可避免。但吴歌师还是愿意尽己所能,将这种消亡进程尽量延缓下来。这也是他创作《木叶飞歌》这部专注的初衷之一。

海青青答应,将来毕业论文设计,就以北侗民歌发展为课题。吴歌师还把自己的qq号码告知海青青。以后有什么问题,两人可以及时交流。不知不觉,夜深了。三人都有点困了。于是,吴歌师安排赵海两人歇息。

翌日,海青青父亲电话来,准备请司机下午来接海青青和赵书勤回天同。吴歌师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